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成果显著
哈工大报讯(肖克/文)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在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9月12日,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哈宜楼召开。与会专家学者总结实验室建设取得的成果,深入研讨实验室建设及进一步发展问题,并就2015年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筹备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曲久辉院士主持会议。学术委员会委员、重点实验室主任任南琪院士作国家重点实验室2013年度工作报告,并介绍了重点实验室近年来的建设情况。重点实验室自2007年建立以来,在国家、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个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重点实验室依托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学等11个一级学科,现有成员95人,其中研究人员71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5名、教授56人,并聘请11名国际著名科学家担任兼职教授。
重点实验室现有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仪器设备资产总值约6300万元,围绕城市水源和社会循环构成的城市水健康循环、水生态安全、水质量保障,确立了城市水健康循环理论、城市水系统生态恢复、安全饮用水理论与技术、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环境污染模拟与决策支持系统、城市污泥安全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等10余个研究方向。2013年,重点实验室在研项目159项,科研经费到位9300多万元,新立项课题73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6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发表论文430篇,其中SCI收录375篇、EI收录55篇,单篇论文最高影响因子达26.383;获授权发明专利60项,获各级科研奖励1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2项,“何梁何利奖”及IWA国际水协会东亚地区项目创新设计奖各1项;举办大型国内外会议6次,其中国际会议3次、双边会议2次;重点实验室人员参加国际会议80人次,其中双边会议7人次、受邀作特邀报告21人次;教师出国进修22人次,承担国际合作项目8项;来访人员达700余人次,邀请境外专家讲学53人次,受重点实验室国际化交流基金资助25人次。
重点实验室建成了黑龙江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及首批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成为全国首批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80个基地之一。重点实验室努力进行管理机制创新,建立了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准入退出机制、固定科研人员实行年度绩效考核按贡献给予奖励等机制,实行学生进入实验室“持证上岗”等制度,并推广国际持久性有毒物质联合研究中心管理经验,总结出一套通用的质量保证/质量控制(QA/QC)的模式和办法,以课题组为细胞单位进行培训和推广,在全实验室逐步推行质量保证/质量控制(QA/QC)管理工作,使实验室在硬件和软件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