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助残扶贫先进个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博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贾秀芳

01.06.2015  12:14

  怀揣五元钱闯出一条捐助2000万的诚信路

  ——记全国助残扶贫先进个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博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贾秀芳同志

  贾秀芳,女,1974年生,现任黑龙江省哈尔滨博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助残先进个人等殊荣。

  她,一个山东乡下女孩,15年间,成为拥有20个4S店和8个销售网点,年销售额20多亿的女企业家;她,怀揣5元钱闯关东来到哈尔滨打拼生活,15年间,捐出2000多万元救残扶贫。在她身上发生了无数传奇而真实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诚信的力量。

   诚信,让她的生活出现转机

  1989年底,贾秀芳离开家乡,兜里装着母亲卖了家中唯一一头牛得来的50元钱,来到哈尔滨投奔父亲,希望能继续学业。辗转到哈尔滨站时,兜里只剩下5元钱。进了父亲的家,十几平米的毛坯房里空空荡荡,最值钱的家具是父亲工友用边角料做的皮革沙发,两张铁床和两个用废弃纸箱糊成的“衣柜”。她和父亲每天都只有一道菜,就是父亲从菜市场捡回来的土豆,连年夜饭也是一样。如此的生活,她哪还敢想上学的事。她含泪舍弃了心爱的课堂,用15岁柔弱的双肩和父亲一起扛起贫穷的家。

  没有一技之长,贾秀芳决定从摆地摊卖菜做起。由于家距离蔬菜批发市场很远,贾秀芳每天凌晨便起床上菜,扛着100多斤的菜要花5分钱坐五六站公交车还要走3公里的路。肩膀压肿了,皮肤晒黑了,手指变粗了,她却依然会笑对每一位顾客,而且从不短斤少两,她的小摊也因此顾客不断。后来父亲又安排她到养鸡场,为了节省每天上下班4毛钱的路费,贾秀芳忍着难闻的鸡粪味在鸡舍里腾出的地方住了下来。她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白天喂10万多只鸡,晚间还要搅拌两千多斤饲料。

  离开养鸡场,贾秀芳找到了饭店服务员的工作。说是服务员,她却是一人多能,和面、切墩、烙饼……每天从凌晨忙到后半夜,却从来不偷懒,从未喊过累。她说:“那时候,无论在哪儿工作,别人给我最多的评价就是‘傻’。都说我是典型的山东大妮儿,就知道‘傻’干也不知道图啥。其实从摆摊卖菜的那天起,我就给自己立下规矩,无论做什么都得讲诚信,要对得起雇咱的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正是因为“认干”和实在劲儿,贾秀芳得到了一家汽车厂老厂长的信任,引荐她到厂里做经警,用老厂长的话说:“这样的孩子扔在饭店里白瞎了。”在工厂站岗时,经常有人向她打听哪儿能买小解放车,敏感的她嗅到了卖车赚钱的商机。

  然而,个人销售“小解放”需要向汽车厂缴纳20万元的保证金。20万元,对于当时的贾秀芳而言,无异于天文数字。恰巧,一位客商拿着20万元现金要购车,贾秀芳就拿着这20万元,交了保证金后,顺利提出4辆“小解放”,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成了小解放汽车的销售代理商。当时在汽车厂周边像贾秀芳这样的代理商已不下五家,不到20岁的贾秀芳成为代理商一时间成了这个圈子的轰动新闻,很多人预言贾秀芳这个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生意肯定做不长。“越是看不起我,我越要干出点名堂。”为此,贾秀芳再次亮出“诚信”招牌,别人卖一台小解放车要赚上千元钱,贾秀芳只要赚几百元就放货,不仅如此,对于从她手上买车的人,她每次都会送米送油,从不让顾客空着手走。山东大妮儿的做法很快便收到成效,买车者心里踏实、热乎,口口相传,找她购买车的人越来越多,别的代理商一个月的销量贾秀芳一天便能轻松实现。

   诚信,让她的企业独占鳌头

  1999年,贾秀芳注册成立博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一间五十平方米的活动板房,老板加上员工才四个人,办公室里除了电话之外没有什么像样的办公器材。“别看条件简陋,但贾总的工作态度却从未打过折扣。”

  记得一次去北京提车,当时她已怀身孕8个半月,提回来的车顾客要求重新喷漆,为了保证质量,她亲自在喷漆房整整蹲了两天,16台车喷完时连唾液都变成蓝色,更可怕的是腹中的胎儿两三天没胎动。所有人都捏了把汗,好在孩子最终没有大碍……出了满月,她立即返回岗位,无论是洽谈合作,还是选货送货,都亲力亲为,她就是用这份“诚信”赢得更多客户的信赖。

  “诚信”被贾秀芳奉为从商之本,然而在她的字典中,诚信不仅仅是对客户,更是对于她企业中的2000多名员工。

  2006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曹洪军应聘到贾秀芳的汽车销售公司,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汽车销售员。由于热爱汽车行业,曹洪军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和研究汽车。一次一位客户送修的汽车故障难倒了当时店里所有的维修工人,曹洪军自告奋勇,利用新近学来的维修知识很快排除了故障。贾秀芳得知此事后表示一定要奖励曹洪军,然而由于忙碌却一直没有兑现。“当时我以为贾总也就是那么说说,可是没想到有一天和贾总外出,贾总突然从钱包里拿出200元钱塞给我,并告诉我这是当时答应给我的奖励,承诺了就一定要兑现。”贾秀芳的一诺千金更激励曹洪军刻苦学习和努力工作的信心。

  在生活中贾秀芳对待员工就像对自己的家庭成员一样关心爱护。汽修学徒工小王在公司学徒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母亲患尿毒症病情加重,父亲常年瘫痪在床,家中一贫如洗,贾秀芳立即组织公司员工为小王募捐善款6万元,自己为小王的母亲拿出5万元的医疗费。小王激动地说:“我和贾总非亲非故,在她的公司也只是个学徒工,可贾总待把我当自己家人,真不知道该如何报答她。”

  诚信经营带给她丰厚的回报,如今,她代理的品牌产品长城汽车销售量位居全国前位。2014年,年销售额突破20亿。

   诚信,让她的救助广结善果

  1999年,事业刚刚起步,贾秀芳就开始扶贫助残,用她的话说,“我的事业能发展到今天,是众多好心人帮助的结果,如今我有能力、有条件了,就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

  从2002年起,平均每年捐出60余万元救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至今贾秀芳已捐出2000多万元,救助万余人。为了将帮扶常态化,她成立“贾秀芳救助贫困妇女儿童资金”,每年注入资金30-50万元救助贫困人群。贾秀芳在多所学校设立专项奖学金,每年注资20万元用于奖励那些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捐款10万元,为农村学校师生征订书刊杂志;为黑龙江团省委青年创业就业基金出资100万元,扶持和带动青年就业创业……

  贾秀芳助贫也透着一股子实在劲儿,就是这坚持了15年的扶助,让她诚信的道德之花广结善果。

  一次,哈尔滨市残联组织了一场特殊的演出,演员全部都是患有脑瘫疾病的孩子。舞台上,音乐声中,孩子们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艰难地控制着四肢和表情,证明着“我能行”。台下,贾秀芳感动得热泪长流,“我一定要为他们做点实事。”贾秀芳暗暗地下了决心。从那天开始,贾秀芳每个月都带着自己的员工去脑瘫康复中心看望这些孩子,送去钱和吃的东西。每个孩子每个月给1000元钱,过年过节还要送去更多的爱心。十年了,贾秀芳资助的60个脑瘫孩子有56个发生明显变化,这些脑瘫的孩子和贾秀芳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现在一看到贾秀芳,他们会含混不清地喊她贾妈妈,流着口水让她抱。

  在汽车职业高中就读的双胞胎姐妹周晓娜、周晓桂,母亲因患癌症在姐妹俩7岁时撒手人寰,父亲也在第二年离开人世,与并不富裕的舅妈一家相依为命。2010年开始,姐妹俩得到贾秀芳每人一年一千元的资助,贾秀芳还经常给姐妹俩买衣服,带她们出去游玩,有时候甚至让姐妹俩住在家中。两姐妹的舅妈哽咽地说:“如果没有贾总,两个孩子恐怕就要放弃学业了,是贾总让孩子们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姐妹俩含泪表示:“我们一定努力学习,希望以后能到贾姨的公司工作,以回报她对我们的资助。”

  有一次,贾秀芳去看望军烈属王文芳老妈妈,在送她出门的时候,雨后的小菜园飘满韭菜香。工作人员说:“真香啊。”老人家听到后立刻折回屋内拿出一把菜刀,弯下腰刷刷地割起韭菜来,一会儿功夫就割了一大捧,嘴里喃喃地说“闺女,这辈子有你真好!我啥都没有,这个你们城里人喜欢,你快拿着……”望着老人带着喘息、手捧韭菜期待的眼神,贾秀芳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贾秀芳的一举一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她的孩子。儿子上二年级的时候,在接他放学的路上,她给儿子20元钱去买汉堡。儿子买回来一个最小的汉堡,笑眯眯地吃得很香。她问他怎么买了个这么小的,儿子说,“妈妈,我能吃饱。我看见门口有个要饭的老爷爷带着一个小哥哥很可怜,就买了三个,我们一人一个。”回忆儿子每一次帮助同学、困难老人和儿子那颗阳光的心,她觉得很欣慰。贾秀芳说,“我做得好不算好,只有孩子做好了才是真的好,我才算是真正成功,这是对我最大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