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探索肝癌介入联合靶向治疗2014黑龙江省肿瘤介入治疗论坛在哈召开

22.12.2014  17:09

 

每年全球新增肝癌患者约72万人,其中一半以上发生在中国。肝癌具有发病隐匿、多中心发病的特点,并且多数肝癌患者是在肝炎基础上发病,肝功能储备差。因此,肝癌确诊时仅有不足20%的患者适合手术切除治疗。发病率越来越高,治疗上是否有新的突破呢?怎样才能让肝癌患者减轻痛苦,获得更好、更高的生活质量呢?12月19日——20日,在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介入科举办的“肝癌介入治疗及新进展暨2014黑龙江省肿瘤介入治疗论坛”上,专家针对肝癌介入治疗问题展开了详细、专业的探讨。 肝癌介入治疗及新进展暨2014黑龙江省肿瘤介入治疗论坛19日在哈尔滨拉开帷幕!会议由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介入科主任刘瑞宝教授主持。由黑龙江省放射学会主办,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承办。本次会议汇聚了国内介入治疗领域里的顶级专家。中华放射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徐克教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医大附属第四医院院长申宝忠教授,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肿瘤医院介入科主任郭志教授等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并由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分别在会上做专题讲座和学科探讨。 肝癌不易发现,早诊早治很重要。 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院长于凯江教授致欢迎词,他首先欢迎各位专家的到来,并介绍说:在全部的癌症中,应用现代医学知识和医学技术,约有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约有1/3的癌症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能够治愈的;还有1/3的癌症,通过适当的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减轻痛苦。 早期肝癌患者可能并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只有少数病人短期内出现食欲减退,上腹闷胀或乏力等症状。当症状体征明确出现时,病情已多属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期和治疗效果。无法早期诊断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的通常不超过10%。癌症的筛查和早诊早治已被公认为癌症防控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他特别强调要通过对肝癌高危对象进行定期筛查,能发现早期肝癌病例,提高早诊率,使患者获得更多的治愈机会,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肝动脉栓塞术是非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首选。 据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介入科主任刘瑞宝教授介绍,介入治疗是非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方法,主要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CT或超声引导下的射频或微波消融治疗以及氩氦冷冻消融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不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和主要治疗手段。治疗时经过大腿根的股动脉穿刺,将导管经股动脉引入到肝脏的肿瘤供血血管内。经过导管将化疗药物和碘油的混合乳剂直接注入到肿瘤的供血血管内,在阻断肿瘤的供血、诱发肿瘤坏死的同时,栓塞剂内的化疗药物缓慢释放,持续性的杀伤肿瘤。并且,在栓塞治疗的同时,常能发现常规的增强CT、MR检查无法发现的肝内微小病灶并同时给予治疗。 动脉化疗栓塞术常与射频、微波等消融治疗联合应用,肿瘤消融治疗前进行介入栓塞有以下优点:1、栓塞阻断肿瘤供血血管,减少消融治疗时肿瘤出血、针道种植的发生,治疗更加安全;2、栓塞后肿瘤局部血液供应中断,切断肿瘤局部消融时病灶内的热量向周围扩散的途径,消融治疗更加有效;3、避免微小病灶的遗漏,治疗更加彻底。 最后,刘瑞宝教授介绍说,目前肿瘤介入在我省尚不够普及,各地区治疗介入水平还存在着差异,相信通过此次论坛的召开,对黑龙江省介入治疗的普及与发展,将会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哈医大三院宣传科李宴群 刘锐 供稿   链接 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介入科是黑龙江省肿瘤介入治疗的龙头单位。于1990年开展介入治疗,并于1995年在国内较早地成立了独立的介入病房。目前拥有床位数91张,医护人员40余人。2013年DSA下完成手术例数达3365例,接近全省总量的1/3。同时开展了CT、超声引导下的放射粒子植入、微波、射频消融治疗,年完成手术300余例。肿瘤综合介入治疗已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学科带头人科主任刘瑞宝教授是中华放射学会介入学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黑龙江省抗癌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同时作为我省唯一专家参加了我国《肝癌介入治疗操作指南》、《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操作指南》、《胰腺癌介入综合治疗操作指南》的制定。
省委第十二巡视组向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反馈专项巡视情况
按照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8月29日,卫生厅
巡视公告
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卫生厅
关于变更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门户网站域名的通知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网站发展指引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