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湿地 城市中的生态链

01.09.2015  10:58

  城在湿地中,人在画中游,这种旁人看起来梦幻般的情景在佳木斯已经不再稀罕。在这里,湿地保护区与百姓仅一路之隔,而近郊的湿地小区可能就在身边。

  佳木斯市境内总面积达15723公顷的沿江湿地与城市周边多个乡镇相连,保存有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湿地内河流泡沼大量分布,地表多被草原及大面积的沼泽覆盖,植被覆盖率高,蓄水能力强,水资源十分丰富,是三江平原上保存完好、大面积成片的湿地之一,几乎包含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的所有类型,生态多样性丰富,是三江平原原始景观的缩影。

  在这里的植物区系组成中,含有8科共172种,占湿地内植物总数的48.59%。且这些科均是三江湿地有代表性的科,即蓼科、毛莨科、菊科、莎草科、禾本科、蔷薇科、十字花科、豆科等。从属的组成上分析,种类最丰富的是苔草属11种;其次为蒿属、眼子菜属、毛莨属和蓼属,分别为10种、9种、9种和8种。沼泽植被在本区主要分布于低河漫滩和低湿地上,以湿生、沼生植物为主。芦苇、多种苔草为优势植物。可分为芦苇沼泽、灰脉-灰株苔草沼泽、芦苇-小叶章沼泽、毛果苔草沼泽、漂筏苔草沼泽。

  沿江湿地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它们构成了沿江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据了解,全区共有脊椎动物6纲32目70科170属295种,圆口类是脊椎动物中最低等类群,俗称七星鱼,种类及数量均极少,在黑龙江省记录有2种在本区均有记录,即雷氏七鳃鳗和日本七鳃鳗。沿江湿地以松花江为核心,周边湖泡、沼泽遍布,水资源十分丰富,鱼类资源主要以江河鱼类为主。

  沿江湿地,让人与自然的关系找到了最佳的契合点。(作者:徐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