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开满映山红——省法院党务干部井冈山精神专题培训侧记

20.04.2016  12:28

  从塞北到江南,从黑色沃野到红色土地,从乍暖还寒到草长莺飞,带着省法院党组的重托,带着全体党员的期盼,4月7日至14日,部分省法院机关和哈尔滨铁路法院38名专兼职党务干部,在省法院机关党委的具体组织下,组成党务干部党性教育培训班,赴井冈山青年干部培训中心接受井冈山精神专题培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旨在通过学习井冈山精神,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党务工作能力水平,加强党支部建设,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带动全体党员法官和法院其他工作人员发奋进取,努力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贡献。

  千里来寻故地

  4月7日清晨6点半,办公室党支部委员田文军就坐第一班民航大巴来到了机场候机室,比飞机起飞时间提前了近三个小时!省法院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张锡双、组织委员薛建军也早早来到机场,查点学员是否到齐。距起飞时间还有一个小时,所有学员就已基本到齐,足见大家的急切心情。

  组织这样大规模的专程赴革命圣地参加培训,这在黑龙江法院历史上是第一次。省法院党组高度重视,责成高院机关党委具体组织实施这次培训。党组书记、院长石时态就参加培训人员的确定,培训班的学习、生活、纪律等作出指示,要求“严格执行中央和省里政策规定”;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吴蕴欣在学员临行前作动员讲话,要求全体学员珍惜学习机会,用心去体会、感悟老区人民对党和毛主席的感情。

  未来几天的学习,到底会有怎样的经历,到底会在思想和心灵上受到怎样的触动,利用在机场候机的短暂时刻,大家彼此探寻着,却没有谁能说得清,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没去过井冈山。但是,院领导千叮咛,万嘱托,让学员们在向往尽快奔赴井冈山的激动心情中,隐隐地感到了肩上的责任。

  感谢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或许是因为大家太需要一个交流的平台,来彼此传递信息和思想,6点59分,“黑高法井冈山培训”微信群即告建立,学员们纷纷通过微信群向大家问候或者告知自己目前所在的位置。法官学院党支部副书记詹平还特别转发了两条国际热点时事新闻,让大家在匆匆中调整一下步履。

  9点15分,飞机马达轰鸣,直冲云霄。经过三个半小时的飞行,飞机降落在南昌昌北机场。一下飞机,大家吃过简单的午餐,没来得及看一眼南昌市容,便匆匆上车,直接奔赴井冈山。又经过五个小时的颠簸,直到天色已晚、华灯初上的时候,才来到这次培训的所在地——井冈山青年干部培训中心。

  实际上,从大家登上开往井冈山的大巴那一刻起,“红色”气息便扑面而来,越是临近井冈山,路两边表现红军战士战斗、生活、学习的“红色”雕塑越多,巨幅的“红旗”地标性建筑、红火炬造型的路灯不时映入眼帘。车上不停地播放着《十送红军》《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等红色经典歌曲,井冈山青年干部培训中心老师王雪梅一首清唱《红军阿哥你慢慢走》,更是把大家带进了那个难忘的岁月。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4月8日,早8点20分,大家还没有从前一天的旅途疲劳中缓解过来,“黑龙江法院党务干部党性教育培训班”即告开班。

  开班仪式上,全体学员高唱国歌,井冈山青年干部培训中心主要领导致词、授予班旗、省法院带班领导讲话等会序逐次展开,但最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在开班仪式上,专门设置了“学员佩戴红军帽”这个项目。因为在抵达培训中心当晚,大家都领到了红军服,单单没有发给帽子,大家来到班级时,帽子都整齐地地摆放在每位学员的桌子上,早已有等不及的学员把帽子带到了头上,此时大家统一脱去帽,又郑重地重新将帽子带上。“带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是很强的,比如古人,只有长大行了“加冠礼”,才能从黄髫小儿归入到成年人的队伍中。故此,事后想来,开班仪式上这个佩戴红军帽的程序还真不是可有可无。

  红军服和当下军服比根本谈不上精致,甚至可以说比较粗陋。但大家却十分珍重它,不少学员每天晚上睡觉前都把它叠得整整齐齐再休息——大家是想通过对这套衣服的珍重,表达对红军战士、对井冈山精神的敬重。

  简短的开班仪式后,开始了实践课教学。学员们瞻仰了北山烈士陵园并向烈士敬献花圈,参观了革命博物馆、茨坪红军领导人旧居,下午接着参观红四军小井医院、,瞻仰小井烈士墓并敬致礼献花,晚上20点,大家又回到教室,学唱红色经典。一天下来,大家身心俱疲,才知道这次培训有多么紧张。然而,所有的人被英烈事迹浸染着,没有一个人喊累叫苦,没有一个人掉头离队。

  “通过了解井冈山,来寻找历史和今天的联系;我们是从这里开始,一步一步走向成功。”4月9日上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赖宏教授给学员们上了第一堂专题讲座课,他以《弘扬井冈山精神 切实加强党性修养》为题,对井冈山精神的概念、内涵、特征,从事实与理解、情感与理性、历史与现实等多维视角进行了阐释,并就如何结合实际弘扬井冈山精神,加强党性修养作风建设提出了建议。如果说赖宏教授是站在理论高度对井冈山精神予以阐释的话,下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陈胜华教授则是从史实角度,对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进行了说明。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大革命失败之后,毛泽东高瞻远瞩,指引了革命航程,鼓舞了革命斗志,坚定了革命胜利信心。老师们精彩的讲解,让学员们深刻地领悟到,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有力思想武器。

  忆往昔 峥嵘岁月稠

  4月9日晚,学员们来到井冈山厦坪,观看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这里天作幕,地作台,舞台就在真山真水中,演员就是当地的600多位村民,他们白天拿起锄头务农,晚上扛起“钢枪”“打仗”,真实地再现当年先辈们度过的艰难岁月和战斗历程,炮火连天,场面震撼;情景感人,催人泪下。在井冈山短短的几天里,革命英烈和老红军战士的故事不绝于耳,热血在学员们胸膛中一次次奔涌,泪水在学员们眼眶内一次次充盈。

  绵绵细雨中,学员在井冈山的北山烈士陵园、革命博物馆、小井烈士墓......,多次听到这样一组数字:50000、60、15744,这不是简单的三个数字,代表着中央红军在坚持井冈山斗争两年零四个月的时间里,牺牲了5万余人,平均每天牺牲尽60人,只有15744人,即不足三分之一的人留下了姓名,更多的人成为了无名烈士。“一百三十多位战士永远地倒在了这里,最小的战士不过14岁......,他们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却没有一人变节。”,小井烈士墓,这里曾经是一片稻田,1929年1月,敌人重兵“会剿”,130多名重伤病员来不及转移,被杀害在这里。“是什么让他们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也不变节,是信仰!”听着老师的讲解,不少人潸然泪下。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女侠秋瑾有诗这样赞美女性的刚烈。井冈山女红军战士在血雨腥风中,那种舍身取义的冲天豪情一点也不逊于男儿。女红军干部伍若兰,能文能武,智能双全,为保护军部首长的安全,率一部分战士将火力引向自己,陷入敌军重围,弹尽负伤被俘。敌人得知她是朱德的妻子后,诱其同朱德脱离关系,自首投降,她威武不屈,怒斥敌人:“要我同朱德脱离,除非赣江水倒流!”惨遭敌人杀害,敌人还将她的头颅送往湖南长沙示众。牺牲时年仅26岁。

  “井冈托子”的故事同样让人心潮久久难以平静。1928年冬天,怀有七个月身孕的女红军干部曾志,和男战士们一起上山砍木头、锯板子,参与修建了红军小井医院,并在同年12月担任了医院党总支书记。1929年1月,曾志随朱毛红军转战赣南以西,为不拖累部队,将出生仅26天的儿子托付给了井冈山一户农家。这一别就是整整24年。在英烈和老红军战士后代访谈课上,学员们和曾志的孙子石金龙面对面交流。石金龙至今还是位农民,当他谈起第一次到北京和奶奶见面,由于家穷,去北京的车票钱都是借的,不理解时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的奶奶没能解决他和父亲农村户口的问题时,学员们大多颔首。但当石金龙讲到曾志省吃俭用,将退休工资捐给国家,又看到曾志留下的有16个“”字的遗书时,大家哑然,终于理解了这位老红军战士无私的情怀,心底里对这位红军老战士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最后一袋米拿去充军粮,最后一口锅拿去铸钢刀,最后一件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娃送到战场上”。红军打仗为百姓,百姓爱戴红军哥。一个普通军嫂的等候,演绎了一个坚贞凄婉的爱情故事,更阐释了人民群众对红军战士的热爱。红军干部家属池煜华,婚后第三天,丈夫李才莲就踏上革命征途,从此聚少离多,六七年中只在一起不到半个月。主力红军北上时,丈夫一去不还,为人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池煜华说什么也不相信这是真的,用一生信守着答应李才莲“等我回来”的诺言,每天伫立家门口,望着村口那条小路,等着丈夫的归来,这一望就是70多个春秋,每天陪伴她的只有丈夫留下的一面镜子和一把木梳。

  “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是红军战士艰苦奋斗的写照。为使学员对红军生活有切身体验,培训班开设设了以“红军的一天”为主题的“红色体验式拓展训练”课。4月10日,大家身着红军服,一大早从茨坪驻地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当年毛泽东宣布“三大纪律”的地方——荆竹山。在这里,大家顶风冒雨开展协作训练,抬担架、爬石壁、自己动作做饭,在毛泽东曾经站立过的“雷打石”脚下,听取班长宣布拓展训练时要遵守的“三大纪律”和今后工作中要遵守的“三大纪律”,感同身受当年红军官兵的战斗生活。4月11日,学员还专程来到黄洋界,重走当年红军的挑粮小道,以此体悟当年红军生活的艰辛,还自编自演快板讴歌井冈山精神。

  风雨送春归

  从学员到井冈山的那天起,雨就一直淅淅沥沥地下着,偶有停歇,也是雾气弥漫。一直到大家返程,还不见晴天。

  培训班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全体学员克服气候饮食不适、行程劳累、课程安排紧张等困难,夜以继日,以饱满的热情和严格的纪律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4月12日上午,在完成互动教学课程《井冈山精神代代相传》后,培训班完成了井冈山各个教学点的教学,举行了简短的结业式。其后,学员按照井冈山青年干部培训中心的教学安排,利用当天下午和13日、14日两天的时间,奔兴国、赴瑞金、走赣州、去南昌,沿着红军走过的足迹,走一路,学一路,看一路,想一路。

  ——有对这次培训的认识:

  一位学员说:“这次来培训,真正是触及了灵魂,震撼了心灵。

  一位学员用“三个不一样”来评价这次培训:“‘学’和‘不学’不一样,不远几千公里实地学和坐在家里、办公室里学不一样,专题学、现场学、体验学和从历史教科书、文艺作品中学不一样,一个身临其境,入心心脑,一个隔靴搔痒,效果不佳。”

  ——有对党的建设的领悟:

  一位学员说:“井冈山之行,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为什么历史和人民会选择中国共产党,并由这样一个政党去率领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所走的道路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位学员说:“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要在实践中发扬,要把保持良好的工作、生活、学习作风,做为一项检验是否是一名合格党员干部的实践标准。

  一位学员说:“是否对党忠诚,是否履行党的责任,是否服从党的决定,永远是应保持的政治标准。

  ——更多的是对如何用井冈山精神指导今后工作、学习、生活的思考:

  一位学员说:“要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干好本职工作,为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做出新的贡献。

  一位学员用一首诗表达了大家共同的心声:“人生漫漫何所求?井冈精神耀神州。不畏浮云遮望眼,一心一意跟党走!

  当学员启程要返回黑龙江的时候,王雪梅老师有些遗憾地告诉学员,这些天因天气湿冷阴晦的原因,野生的杜娟,也就是映山红,还只有零星地开放,“岭上开遍映山红”的灿烂景致,大概还要等上一段时间。

  风雨送春归,踏着春天的脚步,已然零星绽开的映山红,离漫山遍野地怒放还会远吗?!其实,就在培训归途中,每一位学员心里早已云开雾散,开满了映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