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恒山区法院“四点”、“四进”强化人民法庭工作
鸡西市恒山区属卫星区,辖区2个乡、30多个自然村,面广、人稀,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为扎实推进司法为民,方便辖区农民诉讼,恒山法院开展“四点”、“四进”工作模式,加强人民人民法庭建设。
“四点”即每乡建两个、共四个固定巡回审判点辐射全区30多个自然村的纠纷处理工作,开展便民服务。一是大力推进人民法庭队伍管理规范化建设,打造素质过硬的法庭队伍。按照“一审一书一警”的要求,积极努力,配齐配强。落实庭长的“一岗多责”,强化庭长“审判管理、廉政建设、法官成长、干部培养”的四项责任,全面提升履职能力;注重完善法庭轮岗交流机制,形成稳定的审判中坚力量;将人民法庭工作经历作为干部选任的重要条件,加强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建立常态化、随时化的法庭内部交流培训机制。二是大力推进执法办案专业化建设,优质高效完成好审判任务。注重结合法庭特点开展专业化审判,建立固定的人民法庭调研团队,对审判中的疑难复杂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为审判工作提供智力支持。注重完善人民法庭内部审判管理机制,在全院审判管理平台基础上,逐步建立具有法庭特色、自成一体、自我循环的审判管理体系,在职能衔接方面,加强立案、诉前调解、送达、调证、排期等工作的统筹集约管理,在案件流程方面,强化简易程序适用,加强对程序批转、延长审限、评估鉴定、公告送达等容易出问题的环节的程序监督,提升管理效能。三是大力推进司法为民特色化建设,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强化特色化便民法庭建设,人民法庭要以辖区特色为基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展不少于一项特色化便民举措。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逐步构建全程、全员、全面的多元化调解机制;延伸审判职能,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注重加强法治宣传工作;各人民法庭在每个村都建立法官联系点,定期开展普法宣传和矛盾化解工作。 四是大力推进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注重关爱培养干警,加大对法庭干警的关怀帮助。积极推动人民法庭改建、新建工作。大力推进人民法庭标准化改造工作,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办公科技化水平,逐步完善法庭信息化系统、高清数字法庭、高清摄像头建设,提高审判效率,保障办公和诉讼环境的安全。
“四进”即“四点齐联动”巡回审判工作进村屯、诉前调解工作进村屯、综治司法联动工作进村屯、法制宣传进村屯。一是依托各村设立的固定巡回审判点和临时巡回审判点,深入村屯全面开展巡回审判工作,并将诉前、诉中及诉后调解、法制宣传、法律咨询融入巡回审判工作中,注重将审判法庭设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山上林间等,就地开庭、就地调解、力促当场履行。特别是针对交通偏远或者行动不便的老年当事人,实行“上门开庭”的工作方式,深入群众家中就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以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二是以法庭为中心,以固定巡回审判点和临时巡回审判点为“流动诉前调解室”,系统开展诉前调解进村屯工作,注重加强与基层调解组织的沟通和协作,充分发挥当地纠纷解决主体熟悉民情、民意的优势,多次邀请人民调解员、司法助理员、村治安员等协助参与案件调解,尤其是参与婚姻家庭、农村土地承包、损害赔偿等案件的调解,形成解决民间纠纷的工作合力。 最大限度实现矛盾纠纷不出村、不上交的工作目标。三是在区政法委和区综治办的支持下,综治司法联动工作进行直面对接运行,法院为每个乡指派一名指导法官,协调指导各乡村人民调解工作和综合治理工作,源头预防和化解纠纷。对有可能引发涉诉信访或是群体诉讼的案件,法庭及时制定风险预案,努力开展矛盾化解,尽力把社会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加大在庭审和案件调解中的释明工作,加强在宣判时的辨法析理工作,让人民群众熟悉诉讼程序,学会应用法律,彰显司法的权威。四是突出普法宣传效果,把以案讲法作为普法宣传的主导方式,积极开展“法官讲堂”进乡村活动,以农民为主要受众对象,夯实农村法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