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安县法院深入开展“知民情、解民难、帮民富”主题实践活动

13.08.2015  17:13


        为使“知民情、解民难、帮民富”主题实践活动扎实开展,依安县法院按照县委确定的联系点,入户听建议,真心帮贫困,踏实做服务,使活动切实取得实效。

        依安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宗成义开展开展帮扶对接工作,必须做到“五不准”:包联干部不准干预乡村两级组织的正常工作,并服从乡党委和所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不准索要收受农副产品;不准接受乡村致富带头人及亲朋好友的宴请;不准参与各种形式的赌博、封建迷信等违反“八项规定”的行为;不准发表与自己职业身份不相符合或影响当地工作、稳定的言论,以饱满的精神风貌、扎实的工作作风、创新的工作方法,真心诚意为群众服务,脚踏实地为基层出力,全心全意为群众办事。

        一是分组包片,确立联系对象。法院副科级干部及后备干部共30余人根据县委确定的联系点,深入到阳村乡东北村、德信村、福地村等六个村54户农户家,分别走访26个贫困户和26个致富带头人,到群众家中开展走访调查,征求意见建议,准确掌握群众所思、所忧、所盼,在民情调查中,每个干部都要记好民情记录,并针对入户情况完成一份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的综合调查报告。

        二是入户调查,收集社情民意。了解走访村民的基本情况,存在的基本问题。要在入户调查收集意见建议基础上,围绕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积极协助各村化解矛盾,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重点了解乡村服务、乡村建设发展、民生改善情况,群众对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与期盼,为县乡党委科学决策和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提供依据。

        三是扶贫帮困,建立扶助机制。法院干部到村入户,积极与群众交心谈心,宣传乡村建设及服务政策、措施,宣传县委开展“知民情、解民难、帮民富”活动目的、意义,搭建与群众有效沟通桥梁,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释疑解惑。掌握本村困难户基本情况,分门别类建立困难户档案,作为乡村走访困难户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