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我校携手6所高校发起“重走长征路”活动

20.10.2016  13:05

哈工大报讯(商艳凯/文 团宣/图)“从长征精神到载人航天精神、哈工大精神,历史在改变,但精神一直在传承。作为当代青年,要始终做到不忘历史,牢记责任,肩负使命,继往开来。这次征程又开启了一段新的追梦之路。我们将更加自觉地铭记红军的丰功伟绩、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前行。”我校化学与化工学院本科生杨旸在日志中写道。

今年暑假,杨旸与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属7所高校的学子一起,共同开展了一场主题为“重走长征之路,重温长征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向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献礼。在一周多的时间里,学子们兵分7路,分别从瑞金、遵义、赤水、泸定、若尔盖草地、夹金山雪山、会宁出发,最后在延安会师。

在瑞金,这个红军长征开始的地方,小分队踏着当年中华苏维埃政权的足迹,走进这段难忘的红色记忆,通过采访老兵、参观博物馆、重访革命旧址、唱响鼓舞士气的红歌、体验打红井水等多种形式加深对长征精神的感悟与理解。瑞金小分队队员、材料学院本科生王继明说:“同学们在实践中更加懂得了珍惜前辈们用鲜血换来的美好生活,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我们青年的责任和使命就没有变,我们要担负起新时代‘长征’的责任,用行动表达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与忠诚。

在遵义,由我校带领的小分队先后走访参观了遵义会议旧址、红军警备司令部、遵义毛泽东故居、红军山烈士陵园、遵义梅岭化工厂航天工业总公司电源专业技术中心和遵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队长杨旸在日志中记录了这样一个细节:在红军山,难忘那松柏苍苍,难忘那289级台阶,难忘那高大庄重的烈士纪念碑,更难忘在大雨中同学们坚持献花、鞠躬和朗诵《七律·长征》。当时同学们感慨地说:“苦不苦,红军长征两万五;当年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我们现在淋点雨又怕什么呢!

在赤水,小分队先后参观了毛泽东故居和四渡赤水纪念馆,向“红军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敬献鲜花,赴土城镇探寻当年红军四渡赤水的步伐,在丙安古镇深入了解驻扎期间工农红军的生活,并亲身体会了工农红军在长征时穿草鞋赶路程的艰辛。“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能够有机会亲身体验长征经历,让长征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扬。红军长征精神不灭,少年中国自强不息。虽然实践活动结束了,但相信长征精神将永存人心。”理学院本科生、队员明彬彬写道。

在泸定,小分队重温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这段历史,先后到石棉安顺场、甘孜泸定县、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究所参观学习。队员王博对“重走泸定桥”的经历记忆犹新:“曾经的泸定桥是13根悬空的铁索,现在脚下的九根已铺上木板,左右共4根可供扶持,然而走在桥上依然步步惊心。飞越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是对红军信念、智慧和勇气的考验,其中所蕴含的长征精神令人震撼,值得学习、传承与发扬。

在雅安,小分队先后来到百丈关战役纪念馆和翻阅夹金山纪念馆学习,参观了雅安博物馆,重温了红军长征途中翻爬雪山的英雄壮举。队员谭鑫对红军战士魏传统的诗作感触颇多:“一句‘昂首触天际,俯首群山小’的感慨,充分展现了红军翻越雪山的英勇气概,红军那种不怕万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是我们当代青年学子做事、做学问最需要学习的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深植灵魂深处,紧盯目标、执着前行、克服万难,直到取得最终成功,这样的精神力量需要我们去深思、去践行。

在会宁,小分队祭奠红军烈士,参观长征旧址,重温长征故事,走访红军家属,参加红色主题艺术作品交流,在会师门前齐诵《七律·长征》,在会师塔前庄严宣读入党誓词,在会师联欢会会址前重新演绎经典红色曲目《万泉河水清又清》。队员赵丹说:“这不仅是一场长征场景的重现,更是我们青年学子对长征精神的重温与感悟。我们要努力练就过硬本领,发挥自身优势,将长征精神落实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为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在若尔盖草地,小分队先后参观了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和‘胜利曙光’雕塑以及巴西会议遗址,实地考察红军长征经过的草原,模拟实践红军徒步过草地的场景,亲身体会红军当年的艰辛,并拜访了红军老兵子女。队员王越在日志中写道:“下午,我们拜访了若尔盖县求吉乡原党委书记,他的名叫共产。他的父亲是红四方面军的战士,为了表达对共产党的感情给他取名共产。他声情并茂地向我们讲述了他父亲过草地时的事迹。共产书记的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他说:‘长征精神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传家宝。’他希望我们能够带头发扬长征精神,让这宝贵的精神遗产有更多的人继承发扬下去。

最终,7支小分队在延安胜利会师。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实践团队员们参观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枣园革命旧址、观看延安保育院大型舞台剧、寻访梁家河、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登顶宝塔山,学习和感受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杨旸在日志中写道:“在路遥文学馆,我们感受到了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精神,他的《平凡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了不平凡的世界,这个‘农民血统的儿子’,教会了我们去记起故乡,感受生活;在杨家岭,我们走进了大礼堂,仿佛又回到了中共七大,今天场景依旧热闹,只不过我们都是后来的传承者;在窑洞里,我们走进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领导人的故居,感受着引导革命走向胜利的智慧;在宝塔山,我们感受到了为什么‘宝塔山放着光芒’,雄伟厚重的宝塔山一如既往见证着历史沧桑,领略到共产党人扭转乾坤、顶天立地的气势。

王博回忆道:“下午参加在梁家河的学习活动,一路上走过整洁但并不宽阔的路面,据说当时这里全是黄土。看着眼前几口简陋的土窑洞,我们难以相信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基层工作的地方,为民、亲民、开创,这就是参观学习后我们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印象。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有一代代青年和全体中华儿女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奋勇前进,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强!”

谈到此次社会实践的收获,王越说:“通过这次实践,我体会到了长征精神的意义。长征是前辈用青春热血和生命写就的,不仅是一次人类精神和意志的伟大远征,也是一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优秀儿女寻求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红军长征胜利,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我们可能无法体会老红军当初困苦的境遇,但是他们的精神在当代却依然适用。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需要这种艰苦朴素、绝不放弃、追求信仰的精神境界去支撑,才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长征精神既不抽象,也不遥远,伸手就可以触摸到。

参观

听课


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