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萍”寻找“有根儿的感觉”

12.06.2014  21:48

  

明水期,从黑河乘船到对岸的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只需10分钟。

  5月24日,记者来到布市少先队大街202号,桑悟尔有限公司就坐落于此。一年前,这家公司开始独家代理销售黑河市银河保温材料厂的岩棉板。一见面,老板瓦洛佳指着刚挂上的广告牌,得意地说:“‘和我在一起,你会更温暖’,这个广告创意怎么样?”

  “桑悟尔”是银河保温材料厂在俄阿穆尔州的最大销售平台,公司出口岩棉板的95%从此处销往远东各地。2011年,黑河市银河经贸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起了保温材料厂,上马一条岩棉板生产线,每年对俄出口5000吨岩棉产品,实现了外贸企业的转型升级,晋升为黑河市对俄出口加工企业中的佼佼者。

  瓦洛佳忙促销的时候,对岸的生产厂家也在紧张地完成着订单。5月23日,在银河保温材料厂车间,正在查看生产线的总经理刘敬民说:“订单都排到7月份了,现在正抓紧生产两个星期内的订单。”他们生产的岩棉板密度高、不燃烧性好,很快打开了阿穆尔州的市场,并远销到南萨哈林斯克、哈巴、海参崴等地区。5月26日,又将有4车皮的岩棉板发往布市。

  刘敬民说:“原来做过货贸易、寻价物流总感觉像浮萍,没有根一样地飘着,现在做加工出口,销售有自主权,心里踏实。”

  27年的发展,黑河市外贸企业都面临转型升级的课题。审时度势,黑河市一直鼓励支持外贸企业“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许多如银河一样的企业抓住这一先机,完成了转型升级,甚至成长为实力强大的企业“巨轮”。

  几乎在银河筹建岩棉板生产线的同时,和兴经贸公司也把业务转向加工领域。所不同的是,他们把加工厂直接建在了对岸的布市。5月24日,记者走进了和兴公司在布市的加工厂——宏达有限责任公司。高大的库棚把灼热的阳光挡在了外面,近2万平方米的场地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建材产品,轧瓦生产线隆隆作响,购买建材的俄罗斯人驻足挑选……

  三年多时间,这里已成为远东最大的建材超市,从国内出口来的上千种建材集聚于此,并可进行精深加工,年销售收入达到上亿元。这里的建材占据了阿穆尔州60%~70%的市场份额,遍布远东地区,远销到7000公里之外的莫斯科、圣彼得堡。

  “我们在布市建立加工厂,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既保住了质量,也稳定了利润,产品竞争力大大增强。”陪同采访的和兴公司总经理李凯达说。“不久后,我们还要上马远东第一条汽车风挡玻璃生产线,年销售能力可达200万平方米。”

  银河、和兴两家公司的成功,再次证明:转型才会有成长空间。黑河新基德公司的股东张兴国更清楚这点。从2006年起,由于俄方在中国设立直销处、中方进口企业互相攀价、网络销售日益增多等原因,他们做的硫酸铜进口业务利润逐年递减,现在每吨一万七八千元的硫酸铜利润仅剩500元。

  “我们正在谋划转型。”他同记者说,“公司打算在俄建立一个高压泵加工组装工厂,中俄间油气管道逐步开通后,这个产品一定会有大量需求的。”图为桑悟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