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市打造特色产业 绿色食品绽放光彩

08.10.2015  12:05

  近年来,海林市通过实行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开发,专业化生产,使食用菌、蔬菜、林果、渔业等一批具有地域优势的特色产业成为拉动农民增收的“火车头”,在经济发展中绽放出耀眼光彩。

  海林市林木资源优势得天独厚,而以林木锯屑为原料的食用菌人工栽培,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海林市不断加大对食用菌产业的扶持力度,食用菌产业也成为海林农民的“第一富民增收产业”。

  为加快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海林市深入实施富民增收和“321”菌业推进工程,以菌业富民强市为目标,以生产工厂化、菌类多元化、市场品牌化等为发展方向,坚持“思想稳菌、科技强菌、市场活菌”,从制约发展的思想、科技、市场瓶颈抓起,破解了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个难题。

  9月中旬在海林市食用菌园区,记者在富源菌业的大棚内看到一排排香菇正散发着清香,仅这一家企业便有50多个这样的大棚。

  张永胜是海林市新乐菌业的负责人,今年,他种植了20万袋棚栽大朵秋耳,预计产值能达到2万斤,平均每斤价格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元左右,以今年每斤30到35元一斤的价格出售,纯利润能达到20万左右。

  作为国内以食用菌为主的生态农业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北味集团目前年销售额达到两个亿,并且在物流建设、网络销售等方面积极开拓,成为当地绿色食品乃至全国绿色食品行业的排头兵。

  不仅如此,蔬菜产业近年来也在海林市的重点推进下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主渠道。为使蔬菜产业做大做优,海林市以打造北菜南运蔬菜基地和对俄出口蔬菜基地为定位,抓住全省发展设施蔬菜产业的机遇,加大财政补贴支持力度,每年拿出蔬菜补助专项资金,对菜农建棚室进行补助。

  此外,烤烟、肉牛养殖、有机水稻、西洋参、甜叶菊等51个特色产业也在海林市的大力扶持下落地生根,成为农民致富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