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7年间向中俄界湖兴凯湖放流鱼苗1500万尾

29.06.2014  03:00

  【解说】6月,中俄界湖兴凯湖开始进入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浩瀚的湖面呈现出白浪滔天、沙鸥翔集的壮美景象。在湖边,一条条8-20厘米长的大白鱼、鲢鱼等260万尾鱼苗从容器中顺着放流滑板欢快地潜入兴凯湖中。

  这是黑龙江省鸡西市水产总站连续第7年开展兴凯湖自然水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已累计投放各类鱼苗1500万尾,为涵养兴凯湖渔业资源、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起到较大作用。据介绍,眼下兴凯湖已进入禁渔期,也迎来鱼类繁殖高峰期,是放流鱼苗的最佳时机。

  【同期】兴凯湖震远水产研究所所长张晓光

  向兴凯湖投放鱼苗主要有三种,一个是花鲢,一个是白鲢,再就是兴凯湖大白鱼。所以今年我们投放了260万尾总量,其中20万尾是大白鱼。

  【解说】而放流兴凯湖大白鱼鱼苗时有两个要求,第一必须是原种一代,第二必须在8厘米以上。

  【同期】兴凯湖震远水产研究所所长张晓光

  为了保证投放苗种的成活率,有两个要求,第一种是质的要求,必须是原种一代,第二是规格有要求,必须在8厘米以上,这个规格要求主要是能够抵御外来物种。

  【解说】据介绍,为保护兴凯湖渔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黑龙江省就开始研发人工大白鱼养殖和孵化。最近几年,开始尝试把人工孵化一至两年的大白鱼鱼苗在每年的禁渔期放流到兴凯湖。

  兴凯湖是中俄界湖,也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渔业资源丰富。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兴凯湖区域鱼的种类和数量有所下降,影响到兴凯湖的生态环境。近年来,黑龙江省坚持每年投放一定数量鱼苗,同时采取限制捕捞等措施,使兴凯湖的鱼类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新华社记者何山、马迪哈尔滨报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