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柯玛被"边缘化"回天乏力 半年股东连续减持6次

07.06.2015  23:52

  原是青岛市家电业“三朵金花”之一的澳柯玛(600336.SH)的处境昔非今比。6月1日大股东青岛市企业发展投资减持股份,这已经是今年上半年,大股东的第6次减持。

  大股东数次出手减持、加之业内盛传的“重组传闻”,澳柯玛云谲波诡的发展前景让投资者倍感困惑。

   澳柯玛遭大股东减持

  日前澳柯玛公告称,近日董秘办陆续接到投资者电话咨询,询问公司是否存在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经公司认真自查,上述传闻不属实。澳柯玛控股股东青岛市企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明确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6个月内无对公司有业务重组、资产剥离或资产注入等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出现此传闻,可能是由于澳柯玛股东近期减持动作频繁。《中国经营报》记者翻阅澳柯玛公告时发现,从2013年开始,青岛市企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便开始陆续减持澳柯玛股份,一共减持了9次。而其中,在2015年减持的便有6次。

  在2015年1月10日,澳柯玛公布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中显示,青岛市企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分别在2013年6月20日,2014年2月17日、10月10日和2015年1月7日至1月9日减持了公司股票,分别减持了620万股、674万股和211.9927万股,分别占总股本的1.818%、0.988%和0.311%,累计减持比例9.999%。

  而在2015年6月2日,澳柯玛又一次公布《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其表示,青岛市企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累计减持比例4.998%。据悉,目前青岛市企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澳柯玛股份2565.4万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 37.61%,仍为公司控股股东。

  对于大股东的减持,业界猜测甚多。对此,澳柯玛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不便接受采访。在家电分析师梁振鹏看来,股东此时减持,可能是由于股市表现较好,希望通过减持套现。

   减持的背后:主业衰落净利下滑

  出现减持套现需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大股东屡屡减持澳柯玛的股份,根本原因在于对澳柯玛近几年主业乏力,股东对澳柯玛未来丧失信心,希望及时抽离。

  20多年前,澳柯玛由黄海冰柜厂起步,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电冰柜大王”。在其辉煌时段,与海尔、海信一起并列青岛家电行业“三朵金花”。

  而在冰熊和香雪海相继没落后,作为早期冰柜行业三大品牌之一,澳柯玛能走到现在也算是佼佼者。但在市场竞争之中,这样的成绩还远远不够。

  澳柯玛最新的2014年年报数据表示,公司2014年实现净利润7147.21万元,较上年同比下滑53.02%;每股收益0.10元。期内公司营业收入41.21亿元,同比减少4.43%。主要是制冷产业和洗衣机产业营业收入分别较上年同期降低6.99%和10.68%,电动车产业受市场整体持续低迷影响,营业收入同比降低26.39%。

  年报显示,当期虽然三项费用较同期增长,但收入扣减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三项费用的直接营业利润较2013年增加517万元;公司当期投资收益降低,影响利润减少813万元;营业外收支的降低影响利润减少7663万元,主要是上年同期按协议约定确认了债务重组收益7740万元。

  业绩增长乏力的原因可以追溯到2005年。在2000年上市之后,澳柯玛为突破冰柜行业市场增量不足的限制,开始了多元化之路。 澳柯玛当时选择的突破口是空调。2005年,澳柯玛推出了木质空调,希望通过差异化产品竞争获得市场份额。“新产品的推出,需要培养消费者习惯。澳柯玛的创新产品的确不错,但在培养消费者方面做得并不好。”家电专家刘步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澳柯玛木质空调并没有获得令公司满意的收益,于2006年淡出市场。而同时,澳柯玛由于多元化战略资金紧张,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是木质空调拖垮了澳柯玛。2005年财报数据显示,澳柯玛亏损7345.47万元。

  而随后的2006年,澳柯玛的控股股东澳柯玛集团违规侵占股份公司资金高达19亿元一事曝光后,公司又一次遭受重创,企业营业收入大幅缩水。记者翻阅澳柯玛财报数据看到,当年,澳柯玛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高达-1.75亿元。

  经营困难之时,青岛市国资委下属公司青岛市企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接管澳柯玛,并实施了聚焦主业的结构调整,确定了制冷家电、电动车、生活电器三大主业。

  从调整期的2008年开始至今,澳柯玛的营收并没有很客观的增量。在2008年,澳柯玛扭亏为盈,盈利1303.66万元。但从2010年开始,澳柯玛的净利润又开始逐年下滑。从财报数据可以看到,2010年,澳柯玛净利润为6940.46万元,同比下滑33.77%;2011年澳柯玛净利润同比下滑46.6%。期间,公司在2012年获得8772.2万元的债务重组收益,利润飙升。而之后,净利润的下滑依旧。

  家电从2005年到如今不仅如此,澳柯玛的主营业务在近五年更是增长乏力。从年报中的主营业务来看,从2010年开始,澳柯玛的主营业务冰柜、冰箱的营收一直徘徊在2.5亿元到2.8亿元上下,几乎没有太多变动。而根据2006年年报数据,澳柯玛当年冰箱、冰柜业务的营收为5.9亿元。

  刘步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年实施多元化时,澳柯玛从空调行业突破,而不是从冰柜的孪生姐妹冰箱行业突破,是澳柯玛的致命错误。

  主营业务增长乏力,无论是澳柯玛本身,还是外界,都在探索澳柯玛的未来之路。记者翻阅年报看到,在2013年和2014年期间,澳柯玛全力打造 VCT(价值链) 运营模式,组件白电VCT,希望打破研产销分离的组织架构,建立以销售为主导、研产销协同的矩阵式组织运营新架构,建立从获取市场需求到满足市场需求的端到端运营机制。

  不过,从营收来看,VCT模式并未起到多少作用。刘步尘表示,VCT管理方式给澳柯玛带来正面作用的前提是,其自身的产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而现在澳柯玛还无法将VCT模式的好处发挥到极致。“澳柯玛首先要把自己的产品做好。

   回天乏力的澳柯玛

  就目前来看,澳柯玛早已从前十名的位置上被拉下,远远地甩到了后面。梁振鹏表示,现在家电企业一年的营业额超过1000亿元的有海尔、格力、美的、TCL、海信等等。而澳柯玛直到现在一年销售额仅为几十亿元,“已经沦为排不上号的三四线边缘化小品牌”。

  而在近期各家巨头都在朝智能化、互联网化、IT化转型,深度进军智能家居产品之时,澳柯玛却并没有多少动静。

  即便主业增长乏力,公司也可以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维持公司扩容。而在刘步尘看来,新的业务增长点即便是有,凭着目前澳柯玛的实力,也无法支撑得起新业务所需的资本。

  “澳柯玛预计转好的可能性基本上不存在。”刘步尘表示,即使有方法让澳柯玛转变,按照澳柯玛目前的资金实力来说,已经无力回天。现在,无论是外界,还是内部的股东和管理层,对澳柯玛的信心都严重下降。而目前澳柯玛本身也不是优良资产,被收购的可能性较小:“目前状况和破产没什么区别。

  纵观近期的家电品牌,除了澳柯玛,当年辉煌而现在落寞的老牌家电企业不在少数。如春兰股份,2014年也是遭遇了空调业绩大暴跌,早年间的国内空调一哥,已经沦为三线品牌;主营小家电的伊立浦,2013年9月份就公告增加经营范围,如民用航空器及发动机(含零部件)、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航空服务等。

  “二三线家电品牌将淡出市场,留给他们的市场空间将会逐渐缩小。”刘步尘认为,以澳柯玛为代表的二线家电品牌受到巨头和新势力的双重夹击,一方面在传统行业没有优势,另一方面历史包袱太重,无法与做智能化产品和技术开发的企业比速度和研发。这将导致家电行业之中二线品牌被淘汰,加速家电市场份额流向优势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