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宁安:大手笔绘就“生态宁安”新画卷

31.07.2014  17:03

  杨玉花 付文军

    三山倚护一江绕,朝满佳居万众欢。生态公园齐建设,绿色产业美名扬……宁安精心绘就出一幅环境与生态、经济与生态、社会与生态和谐发展的美丽画卷。

    坚持以“公园经济”模式统筹城乡发展,宁安从源头抓起,加强污染防治、控制污染排放、淘汰落后产能、严格环境准入,将宁安山水优势保护到细节,放大到极致,实现绿色经济的迅速崛起。

     环境是基础——倾力打造宁安大公园

    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是宁安的真正优势和最大的发展潜力。

    以“打造山水园林城,建设宁安大公园”的理念,开展治水、护林、净气、保土环境保护工作。恢复和提高自然保护区、旅游风景区的生态功能,推进城镇周边、公路沿线、江河两岸超坡耕地、五荒等重点区域造林绿化,森林覆盖率达68.53%,治理水士流失4433.34公顷。

    开展生态市创建系列工程,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完成明星垃圾中转、小朱家村垃圾处理等30个项目,累计投入农村环保专项资金1025万元,截止目前,渤海镇为国家级生态镇,省级以上生态乡镇创建率达100%,省级生态村创建率超过47%,农村环境质量提升。近日,全市10个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通过省级评审,将上报国家环保部审核和抽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机动车排气污染已经成为影响空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宁安市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工作即将启动。

     民生是目的——生态宜居新城绽魅力

    如今,当你步入宁安城区,宽敞通畅的丁香大道、赏心悦目的绿地广场、花语蝶舞的住宅小区……古城人民在这一处处变化中,欣喜地感受着生活的舒适与惬意。

    作为黑龙江生态旅游圈节点城市,宁安市围绕创建“省级最佳宜居城市”的目标,按照国内外一流专家团队设计的城市总体规划,以“林中有城,城中有林”的标准,大笔如椽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总投资2.6亿元的景观绿化工程项目,对通江路丁香大道、迎宾广场、海东青广场、火车站站前广场等全面绿化、美化,新增绿化面积80万平方米。

    配套出台《美丽宁安城市建设管理办法》,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投资2.7亿元,实施“三供两治”,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城市垃圾处理等节能减排项目12个,减排二氧化硫1374吨,还老百姓一个天蓝、地绿、水清、气爽、景美的宜居环境。

    突出特色,建设新型小城镇试点。响水“两化”项目大力推进“一镇五区”建设,建设中的社区服务中心和农民安置新区一天一个样儿;东京城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中心大街综合改造,实现局市的融合共赢;场市共建石岩“北欧风情小镇”,高标准打造20个新型农村社区,推进城镇化配套改革。

     产业是关键——生态与发展并驾齐驱

    树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方向,加快“绿色环保、高效低耗、高端低碳”生态产业发展。

    以生态工业为方向,有序推进生态产业发展。着力建设绿色食品、寒地建材、机械制造、清洁能源、国际物流等生态产业链,实现经济的循环利用。随着生物质发电项目投产,节能锅炉、颗粒燃料、秸秆酒精等项目相继衍生,形成清洁能源产业链条。未来发展需要大能源,宁安经过十年的苦心经营,老爷岭风电一期项目半年发电4000万度。未来,宁安规划审批的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1000MW,为全省第二大风电场。

    着眼于建设黑龙江绿色产业基地,打造“安全、高端、外向、多功、现代”生态农业。培育响水米主导品牌,形成“一业主导、多业支撑、农民集聚”的格局;以阿妈牧场为龙头,形成涵盖生态养殖、饲料加工、生猪加工、生物有机肥和农业庄园的农业全产业链条。 “有机黑猪肉专卖店”等大型连锁超市在全国销售网点达1134家,猪肉平均售价每公斤120元以上。

    着眼于打造东北亚供应链的节点和塞北通衢,培植做大源丰果蔬国际物流、建材物流、农机物流等企业;围绕镜泊湖、火山口地下森林等世界级旅游资源,以渤海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龙头,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链,打造龙江文化旅游制高点。

    丹江岸边宜居城,生态立市今更美。宁安市生态文明建设驶入快车道,全力建设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先行区。(编辑:石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