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牡丹江市“吊袋耳”栽培大棚规模创历史新高

23.06.2014  11:10

  本网讯(丁国新) 6月18日,记者从牡丹江市供销社获悉,截至目前,该市“吊袋耳”栽培大棚已达7132栋,面积达20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000余栋,栽培规模达1.78亿袋,鲜品产量达9万吨,创历史新高。

  “吊袋耳”学名为棚室黑木耳立体挂袋栽培技术。因采取悬挂摆放的方式,在相同面积下,其摆放数量是传统地栽木耳的6倍。同时,由于在棚室生产,黑木耳生长过程受天气影响小,品质纯净、无污染,一个生产周期下来,可省水和节能70%多,并可实现提前一个月采摘,每袋挂袋耳纯利润比地栽木耳要高出2元多。

  据介绍,从2009年开展“吊袋耳”栽培实践以来,牡丹江市耳农和技术人员克服了生产中摆放密度大、通风难、制菌要求高、棚室温湿度不易控制等技术难关,为大面积推广扫清了障碍。通过讲课培训、典型示范、现场解惑,“吊袋耳”迅速成为该市耳农的“新宠”。今年以来,该市把大力发展棚室吊袋黑木耳栽培,作为促进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的工作重点,积极筹措资金加快棚室吊袋黑木耳园区建设。

  该市供销社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从大朵耳、春耳,到小孔耳、秋耳,再到元宝耳、越冬耳、吊袋耳,每一次技术的创新和推广,都使得该市黑木耳产业实现了提质增效,提高了耳农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