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龙头企业拓宽食用菌销售渠道

13.08.2014  12:09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8月13日电 截至今年8月,牡丹江市上规模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已经达到了59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19家。牡丹江市龙头企业拓宽食用菌销售渠道,2013年,全市食用菌龙头企业加工量达1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年出口食用菌产品1.45万吨,创汇3160万美元。

    近年来,牡丹江市百万农民收入靠生猪、肉牛、果菜和食用菌四大产业领先全省,而食用菌又是四大产业的重中之重。东宁县一位食用菌栽培大户的畅想,如今这种产业化的经营方式已经变成了现实,成为撑起菌农钱袋子的主要支柱。东宁上百户耳农靠种植黑木耳买了别墅,轿车,冬季居住在舒服的暧气楼房,夏季从事黑木耳的种植业。

  一座城市的产业要想发展、腾飞,离不开龙头企业的支撑。只有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产业化经营理念,将分散经营的个体一个个链接起来,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牡丹江市开始加强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引进,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建立成长,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这样的产业发展思路,近年来,牡丹江市吹响了食用菌产业跨越发展的“集结号”,标志着牡丹江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宽松的环境、更加优惠的政策,积极引进有实力、有技术、有资金、有管理经验的龙头企业共谋产业发展大计。

  近年来,牡丹江市还重点扶持了牡丹江中龙、龙飞、黑宝,海林北味、晟鸿,林口富通、岩手等一批食用菌行业的后起之秀,发展以食用菌产品为原料的精深加工,促进了食用菌产业与工业的紧密结合。

  曾几何时,在栽培上的一家一户,在经营上的单打独斗,造成了菌农与市场不能有效对接,成为影响牡丹江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阳明区磨刀石农民王金莲每年靠种植黑木耳养家糊口,她家的黑木耳年产量达一吨左右。近年来,她感觉黑木耳种植容易销售难,若把所种植的木耳卖给二道贩子个人获得的利润率太低,个人到市场去卖又浪费时间太多,她正准备向龙头企业靠拢。

    2009年,牡丹江市食用菌产业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东宁雨润绥阳黑木耳大市场落地生根,多年来的大力培育,该项目已成为这个市辐射全国乃至东北亚地区的重要食用菌交易窗口和平台,跃居国内食用菌第一批发交易市场,市场交易量突破250万吨(鲜品),占全国黑木耳交易总量的三分之二,“绥阳耳”开始享誉全国。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牡丹江市食用菌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加强与销区的互动,牡丹江市还相继扶持了海林市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牡达农副产品物流园、宁安市源丰果菜物流园区等多个市场集群,由掌控“一耳”买卖,向全菌种集散方向发展。目前,全市食用菌专业(综合)市场已达6家,总占地面积57万平方米、总投资额超过18亿元、拥有商户1496户,年可实现交易量274万吨、交易额突破133亿元,销售区域遍布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从最初的“小打小闹”,到现在大宗交易,从干货、鲜品等“原字号”,到后来的食用菌糖果、饮品等深加工产品输出,依靠龙头企业的强大带动作用,牡丹江市的食用菌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产业链条也在不断向外延伸,如今的牡丹江食用菌产业已经摆脱了单兵作战的传统产业模式,快步走在集群发展的产业化经营之路上。(刘加勇)(编辑:石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