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师院打造风清气正教书育人环境

27.02.2017  15:07

  黑龙江日报讯(记者韩雪 衣春翔)牡丹江师范学院党委树立“高站位、准定位、不串位、忌错位、情到位”的领导理念,通过建立重大事项事前沟通机制、探索干部选用新机制和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等举措,激发学校党建活力,创新思政工作模式,打造管理到位、治理有方、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环境,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深入,收到实效。

  补齐短板,创新实践。学校坚持把青年教师、学生特殊群体作为思政工作重点,创新开展了“双向培养”项目:把青年教师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开展关注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问题大学生的“三关注”工程,把思政教育做到师生的心坎上,实现了上述群体申请入党比例逐年递增。

  不忘初心,讲好校园故事。学校把抗联精神作为红色文化的优质教学资源,用生动的乡土教材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专门学时宣讲抗联历史;挖掘、整理、翻译抗联史料200余篇,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4次,获批省级课题2项,承担《黑龙江省优秀精神读本》抗联精神部分编写任务;开展了“举抗联旗帜、走抗联道路、唱抗联歌曲、讲抗联故事”系列活动,创编了歌舞史诗《永不磨灭的信念》,唱响校园红色文化主旋律;拨专款建成牡丹江地区革命史馆,与八女投江纪念馆、东宁要塞共建思政教育实践基地;积极筹建东北抗联文化纪念馆、省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教学研修基地;与牡丹江市、亚布力旅游区深度合作,共同探索了红色旅游与白色冰雪文化的双重融合,彰显了学校的文化辐射与社会服务功能。

  夯实理论支撑,确保办学方向不走偏。学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突出具有地域特色的革命精神与文化传统研究,发挥中国抗联研究中心、刘少奇研究所、牡丹江红色文化研究所等机构作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创新思政课教学改革,大力开展“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情景式”教学方法。厚植人文环境,以争创国家级文明单位为目标,打造区域高校联盟、中华经典诵读、渤海文化艺术团等文化品牌,积极构建文明和谐校园。拓展思政教学空间,融入社会生活实践。创新开展总书记讲话精神“进教材进网络、进课堂进公寓、进支部进社团、进头脑进行动”的“双四进”活动,开辟校内实践途径;实施“三下乡、四进社区、百班联百村”工程,建成课外实践基地,校地长期合作育人。

编辑:孙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