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价格连月下跌 国储拍卖成交寥寥

16.09.2015  10:13

   玉米 价格遭遇连月下跌,给收获在即的秋粮市场带来隐忧。9月10-11日,国家临储 玉米 竞价销售交易会上,成交率仅为1%。

  事实上, 玉米 正面临“内无内需牵动、外受进口狙击”的尴尬。从进口 玉米 价格来看,9月到货的 美国 2号黄 玉米 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每斤总成本不到1元,低于国内价格,而高粱、大麦等 玉米 替代品的进口量又在7月份创下了历史新高。“库存巨大、陈粮充足、新 玉米 上市、丰产预期强烈。”当前 玉米 后市利空因素较多,9月份 玉米 应将继续弱势前行。而在 山东 淄博临淄物价局看来, 玉米 连月下跌的原因来自多方面,包括下游企业开工率不高等。

   进口 玉米 冲击国内市场  

  在 山东 淄博,去年此时的 玉米 收购价为每斤1.41元,而现在仅为每斤1元,跌幅近30%,相比八月时的每斤1.13元,亦跌去11.5%。

  行业 数据 监测显示,从7月中旬开始, 华北 地区的 玉米 价格,就已出现微幅下调,进入8月份,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

  在 山东 淄博临淄物价局看来, 玉米 连月下跌的原因有多方面,国内库存居高不下、下游销售难走,同时又遭遇大量廉价进口 玉米粮食 的冲击:今年7月份中国进口 玉米 及大麦、高粱等替代品进口量创下历史新高。价格低廉的进口粮挤占了国内 玉米 市场,  玉米 供应总体维持宽裕而抑制了价格上涨。

  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发布的 数据 显示,全球 粮食 供应过剩,食品商品价格跌到了近六年的最低水平。以 玉米 为例,5月中旬以来, 玉米 期货 价格持续回落,至8月底,累计跌幅已达20.66%。我国1-8月份谷物及谷物粉(含 玉米玉米 粉)进口总量为2295万吨,同比增加65%。

  联合国粮农组织8月份谷物价格指数平均为154.9点,比7月份和去年的水平分别下挫7.0%和15.1%,其原因是,继连续2个月小幅上涨之后, 小麦玉米 价格出现回落。2015/2016年度生产前景的持续改善是导致谷物价格下滑的主要因素。

  从进口 玉米 价格来看,9月到货的 美国 2号黄 玉米 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每斤总成本不到1元,明显低于国内价格,进口的低价 玉米 猛烈冲击国内市场,致使价格一路走低。

   市场寄望临时收储开启  

   玉米 连月下跌,而即将上市的新 玉米 更给后市价格带来大幅压力。

  “棉花调整为夏播 玉米 ,让夏 玉米 播种面积出现增长,而黄河以南地区的较多降雨又带来夏 玉米 的丰收,预计夏 玉米 总产单产均会出现明显增长。”分析师马文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玉米 产量的增长,会对后期国内价格产生明显压制,对国储出库产生明显压力,当前情况来看, 西南 地区的春 玉米 上市价格已经出现明显回落。”

  当前,正是春 玉米 仍在市场游走,而夏 玉米 即将大量上市的关键时期,国内 玉米 市场对是否开启 玉米 临时收储政策寄予厚望。

  作为从2008年起开始实行的 东北 临储 玉米 托市政策,导致多年来 玉米 临储收购价的持续走高,在 吉林 地区,从2008年至2014年五年内每吨 玉米 价格涨幅达740元,在高收购量、高收购价格影响之下,国内 玉米 价格直线上涨,且国储 玉米 库存难消。在此情况下,要求“对 玉米大豆 、棉花、油菜籽等品种,要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决定性作用”的呼声日高,市场一度疑惑 玉米 临储政策将在今年取消,但在近日 农业部 召开的部分省 玉米 结构调整暨“粮改饲”推进落实会上,官方首次公开确认今年 玉米 临时收储政策将继续执行。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此次会议提出要调整、完善、落实 玉米 临时收储政策,虽然今年有望继续执行,总归来看 玉米 临储政策还是要被取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