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到底该何去何从

14.03.2016  11:44

  1、库存量:玉米压力最大

  “这段时间,进口玉米到港价格是每吨1500元左右,国内是每吨2000元左右,内外价差近500元。”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杜鹰说,价差导致国储库粮食压力很大。“库存导致各方面费用都会产生,在许多地方,因为库存太高还存在露天存放的问题。一吨玉米一年的保管费是250块,几千亿斤玉米,费用是非常高的,去库存刻不容缓。

  2、去库存:减无效和低端供给,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是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今年八项重点工作之一。“要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种养结构,适当调整减少玉米种植面积的部署。”赵雨森说,对黑龙江省而言,给玉米作减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一笔。“力争到2020年,‘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1亿亩,比目前减少5000万亩以上,重点发展青贮玉米、大豆、优质饲草、杂粮杂豆、春小麦、经济林果和生态功能型植物等,推动农牧紧密结合、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农业效益提升和产业升级。”赵雨森算了一笔账,“玉米种植面积1亿亩,亩产约1300斤,每斤降价0.11元,每亩减收约145元,1亿亩玉米减收145亿元,如何补?除以黑龙江省总耕地面积2.39亿亩,每亩补贴60元。即把玉米价格下调的损失按每亩60元的标准补给农民,这样就给‘调结构、转方式、去库存’挤出时间了。

  “玉米价格降下来,农民收入要‘补起来’。”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利民街道裕田村党支部书记李培忠说,“要设计更加有效的农业补贴政策,把国家对农业的补贴有效地转化为农民收入的途径。简言之,就是把2015年玉米价格下调给农民带来的损失在‘十三五’期间给补上。”另外,他建议,对土地集中规模在1万亩以上的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以及农业园区,购置农机具给予全额补贴,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注入动力。

  “去库存结构调整,要适合消费需要,加强中高端农产品、加工产品的供给,积极探索粮食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改变多年来种原粮、收原粮、储原粮、卖原粮的模式,通过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来去库存,改变当前我国低端农产品过剩且生产效率不高的局面。”杜鹰说,今年将着重研究粮食去库存政策,以及调整种植结构以更适应当前消费形势。对于老库存而言,主要是刺激下游加工企业收购国储玉米,抛储价格应会相应降低,另一方面,在春耕之时,就要进行调结构,减少玉米产能。

  3、稳平衡: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提升产能

  在“供给侧改革”思路之下,对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依然进入战略规划。“十三五”提出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而且要推广高新技术抓好主产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和效率。提升粮食的生产能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

  “降库存,稳平衡,应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淘汰落后的品种。”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田阳县那满镇新立村党总支部书记罗朝阳说他们村主要搞精品农业、特色农业,按照市场的需求,或者是品种的要求,多种一些品质比较好的农产品,收到很好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