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期货呈现筑底回升势头
利空因素逐渐消化
在下游需求疲软,高粱、大麦等替代大幅增加,临储政策传闻调整等一系列利空因素的打压下,玉米期货经历了将近一个月的跳水行情。但随着市场消化利空因素,6月中旬之后,玉米期货呈现出筑底回升的势头。
如果参照去年市场走势,临储拍卖持续开展之后,市场价格即围绕着拍卖成交情况以及出库物流状况变化,临储拍卖因素成为市场价格主导。但这一价格规律,今年却遇到了“临储拍”和“市场买”的博弈。
一方面,临储拍卖循规蹈矩。自5月下旬以来,每周延续530万吨左右的拍卖清单,起拍价格维持顺价原则上的固定价格,成交清淡的局面还没有倒逼拍卖政策发生变化。
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疲软,玉米饲养需求和深加工需求双双不景气,无力承受价格高高在上的临储玉米。自4月9日临储玉米起拍至6月19日,今年临储拍卖共进行11轮,计划拍卖3507.1万吨,实际成交296.2万吨,成交比例只有8.45%。自5月底以来,每周成交比例下滑趋势形成,成交比例由7.4%下滑到6月18—19日的5.42%,“卖”和“买”的博弈越来越激烈。
从市场心理来看,2013年和2014年连续巨量的玉米临储收购,临储库中已经积累了1.3亿吨左右的高库存。在2015年临储收购政策预计延续的背景下,为新玉米腾库、加速陈玉米出库的压力巨大,这也成为近期市场传言,玉米成交清淡将倒逼临储拍卖价格下调的重要推力。
不过任何政策的调整,绝不仅仅是一个因素就能左右。玉米储备涉及粮食安全,短期看高库存带来困扰,但用有限的成本换取长期有保障的安全,这也是可以接受的结果。所以,市场预期的临储政策调整迟迟不出台,就不难理解了。
政策调整预期已被期货价格消化
从5月下旬开始,玉米期货主力1509合约经历了从2500元/吨之上跌至最低2349元/吨的跳水行情。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玉米期货价格跌幅超过150元/吨,除了需求基本面疲软外,临储拍卖价格下调、增加运费补贴等政策调整传闻对玉米价格跌势推波助澜。但随着玉米价格大幅下跌,政策调整预期已经被期货市场消化。
临储起拍价格是国内玉米市场,特别是北方港口的支撑价格,临储起拍价格下调,对国内玉米价格来说杀伤力巨大。如果临储起拍价格下调5%,以吉林长春玉米为例,2013年三等粮起拍价格为2290元/吨,下调5%之后价格为2175元/吨,拍卖出库运抵北方港口价格为2380元/吨。据此测算,玉米期货主力1509合约交割成本为2420元/吨,运抵南方港口价格为2490元/吨。也就是说,起拍价格下调5%,流向市场之后的价格和目前南北方港口价格持平,玉米期货价格底部在2420元/吨。
按照同样思路测算,如果临储起拍价格下调10%,测算下来的港口价格较目前南北方港口价格低100元/吨,玉米期货价格底部在2320—2330元/吨,这和玉米期货主力1509合约跳水下跌的最低点2349元/吨相差不多。
而市场传闻的给予南方饲料企业140元/吨的运费补贴政策,去年就在市场当中实施,其最明显的效果是拉低南方港口价格,导致南北方港口同价甚至小幅贴水,南北方贸易停滞。但是这一政策对北方港口价格和玉米期货价格的打压有限,甚至可能出现因为运费补贴的出台,参与竞买的南方饲料企业增加,导致拍卖成交价格在低价基础上溢价成交,这反而有利于临储价格向市场传导,进而起到托底的效果。
所以,对政策敏感的期货价格已经消化了政策预期调整的影响。即使后期临储相关政策真如传闻般调整,“在政策传闻中卖出、在政策出台后买入”的规律反而会促使玉米期货价格筑底回升。
综上所述,在玉米市场将关注焦点向政策调整预期转移的时候,玉米期货价格已经率先筑底回升。随着7月之后厄尔尼诺现象关键期的来临,市场不应再过度看空玉米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