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雨:时刻都要坚守前辈荣誉

11.11.2014  09:55

  从进入新华社的那天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我们与其他媒体的区别是什么,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职业理想? 

  结合自己的新闻实践,我认为,新华社是党和国家的耳目喉舌、思想库、智囊团,在采访工作中,时刻不要忘了你顶着“新华社记者”这五个闪光大字。她的笔下有财产万千、毁誉忠奸、有是非曲直、人命关天。

  随着工作的推移,我一点点认识了“新华社记者”这五个字的含义。她是具体的,小到对稿件标题、导语、标点的逐字逐句精心雕琢,大到在松花江水污染等重大突发敏感事件等重大报道对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工作的重大推动。她也是抽象的,你自报家门时同行的注目礼、群众的信任、被采访单位的敬畏。

  慢慢的我明白了,这就是新华社记者,抽象点说,这是一群对从事的职业具有强烈的自豪感,即使面对各种不利环境,但新闻理想和尊严却始终扎根在的心灵深处,并为之奉献和奋斗的人。我想,就是这种革命理想主义精神,才让我们每个参与其中的记者,竭尽所能,刻画新时期“新华社记者”的尊严。

  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要首先按照“我是国家通讯社记者,是党和国家耳目喉舌”的职业标准来要求自己。作为国家通讯社记者,我们在采写稿件时,要立足地方,放眼全国、全世界,要有宽阔的视野,要用国际、国内眼光来审视问题。

  此外,目前我们对一些问题的认识还往往停留在表面,对新闻事实挖掘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隐藏在新闻事件、新闻事实背后的新闻价值。这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平时学习不够,没有充分掌握中央精神,对行业、领域、分管地市的研究不够,导致一些新闻事件发生后,报道仅局限于事件本身,忽视了隐藏在事件背后的价值。

  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我们还要忠实履行好“党和国家耳目喉舌、中央思想库智囊团”职责。这就要求我们,要提高自己调研能力,深入基层、深入实际,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为中央决策提供参考。

  从当前的调研看,这是新华社的基本功,也是记者成才的关键,调研也是一个“甘瓜苦蒂”的过程。成长意味着不断超越自己,随着一次次的调研,我对这句话的了解越来越深刻。

  在多次小分队调研时,我们在北京常常一呆一个多月,联系采访困难,采访回来写稿,一次次提炼,一次次修改,凌晨两点钟以后才睡觉是常事。工作的压力,让人多数时间都处于上火状态,每次跑小分队,牛黄解毒片、绿豆汤等清火物品几乎成了标配。

  成长也是幸福的,我工作以来先后有7篇(组)稿件被评为社级好稿,2011年在新华社建社80周年记功表彰工作中记个人三等功。我在三农、基层党建、维稳和社会治理等领域的调研也取得了成绩,采写的《暴风骤雨中永不褪色的旗帜》等一系列稿件也受到社会认可。

  就我的调研体会,首先,我们要尽量还原事实,不能误导决策层。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可能地接近事件的发生地,接近事件的当事人,接近事件表面后隐藏的事实,通过我们的调查,还原真相。

  其次,要在调查后,进行认真的研判。随着社会转型和阶层分化加剧,媒体面临的采访环境也更加复杂,有些当事人为了个人或部门利益,或故意歪曲、夸大或隐瞒事实。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偏听偏信,要尽量与事件利益冲突各方接触,还要通过自己的调查思考,分析研判,不能被蒙蔽。

  有了崇高的职业理想,我们还要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要有坚强的职业操守。对于职业化标准要求,总社《新华社职业化标准手册》中有明确的要求,我想,在我们个人的新闻采编实践中,最重要的,就是把“新华社记者”这五个大字的荣誉放在首位,把维护“新华社记者”的声誉作为职业操守,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做出有损于这五个大字的行为。要时刻认识到,我们的荣誉,来自于前辈们的呕心沥血,我们个人,时刻都要坚守和保持这份荣誉。(本文作者为新华社黑龙江分社总编辑助理)(编辑:李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