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玛堪说唱将享国家级数字化保护

30.10.2015  08:49

  黑龙江日报讯 全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会议暨展演活动,近日在中央音乐学院召开。会上,黑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被授予全国首批五个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之一;并与国家图书馆就联合国急需保护非遗项目——赫哲族伊玛堪说唱的数字化保护和研究式保护工作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伊玛堪说唱保护将走向新时代。

  黑龙江省非遗中心携伊玛堪传习所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在展演活动中,伊玛堪说唱代表性传承人和学员做了精彩的汇报演出,赢得专家与学者们的一致好评。

  会上,黑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与国家图书馆就伊玛堪说唱数字化保护和研究式保护工作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双方一致认为,非遗保护工作“等不得,拖不得”,要变非遗数字化保护“静态”平台为“动态、立体”平台,切忌“藏而不用”,在抢救前提下真正兼顾研究与传播需要。双方就开展国家级数字化保护、将非遗保护中心伊玛堪说唱保护成果做成首例联合国急需保护项目专题网站、借文化遗产日活动举办急需抢救项目学术讲座等事宜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会后,记者采访了黑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孙亚强。据他介绍,近年来,伊玛堪说唱制定了明确的保护计划,学习借鉴国际社会的先进经验,落实保护责任,使伊玛堪说唱得到更加迫切、全面、科学的抢救与保护。目前,代表性传承人由2人增至6人,他们在各自所属生态资源区开展经常性的传习活动;伊玛堪说唱从几近消亡的“小唱”“大唱”,发展到有效恢复,4个传习所利用2年时间共同恢复了统一选定的传统大唱《希特莫日根》,还学习了流传民间的多部传统大唱片段;传承群体和社会普及面由“广”而“多元”。传习所经常性学员有近百人,每周上课1~2次,学员们从6岁至70多岁不等。学员有文化站站长、教师和公务员,还有渔民、学生、导游和家庭妇女等各界成员组成。现在,非遗保护工作为伊玛堪说唱注入了一股动力,同时又通过伊玛堪说唱传习活动,激发了学习赫哲族语言的热潮,赫哲族语言由濒危到得到有力抢救,能够讲本民族语言成为赫哲族社区群体的一种时尚。

  近期,省非遗保护中心又召开了全省伊玛堪履约暨数字化保护采集工作会议,组织非遗工作人员参加了全国非遗业务工作培训。启动了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成立了联合国教科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望奎皮影戏记录工作组,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深入望奎乡村对老艺人们进行田野考察和采集工作,拍摄了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谷宝珍口述史料和传承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