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身后捐器官 五患者获新生

10.05.2016  08:55

  “爸爸生前多次向家人表示,想为社会多做些贡献,自愿在其身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恢复健康。今天,爸爸终于如愿了,希望接受爸爸器官的人早日恢复健康。”齐齐哈尔市环卫工人魏某的两个女儿道出父亲生前遗愿。昨天在哈医大一院,魏某捐献的健康器官为五位患者送去健康。

  1日,齐齐哈尔市中年环卫工人魏某不幸遭遇车祸,经当地医院全力抢救,仍不幸脑死亡。魏某的两个女儿得知父亲生还无望时,作出决定:尊重父亲的遗愿,捐献父亲所有的健康器官,让父亲的生命以另一种特殊形式延续。

  8日,在哈医大一院器官捐献办公室,由省红十字会、哈医大一院伦理委员会、律师和器官捐献协调员共同见证,魏某两个女儿在器官捐献协议书上签字。9时30分,魏某器官获取手术在哈医大一院进行,医生获取魏某的肝脏、肾脏和眼角膜,通过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信息系统匹配,魏某肝脏成功分配给哈医大一院肝脏外科一名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成功分配给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两位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眼角膜由黑龙江省眼库工作人员摘取给等待角膜移植的两位患者使用。

  据了解,当前器官移植技术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重要方式,我国每年约有30万人需要接受器官移植,而实际每年能够获得器官移植的病人不足1万例,主要原因是器官缺乏,绝大多数病人在等待器官移植中逝去。

  据哈医大一院副院长刘宏宇教授介绍,哈医大一院自2015年开展公民去世后器官捐献工作以来,与省内11个地市的50多家医院建立工作联系,到目前为止发现符合条件的潜在器官捐献者147例,成功捐献案例13例,使39名终末期脏器衰竭患者重获新生,14名患者重见光明。目前,哈医大一院成功实施了心脏移植手术6例、肝脏移植手术6例、肾脏移植手术6例,省内首例捐献案例、首例DCD心脏移植、首例DCD肝脏移植均在哈医大一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