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风再大,也没有沙尘扬起来”

17.06.2016  11:24
“现在风再大,也没有沙尘扬起来” ——昔日风沙源张家口的十五年蜕变

   


      6月17日是第22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一直与荒漠化作着艰苦的斗争,取得了荒漠化土地面积持续十年净减少的治理成就。
      在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到来前夕,记者跟随国家林业局“走进风沙源”采访团一行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探访防沙治沙情况——
      河北省张家口市,地处北京上风上水,是西北风沙南侵京津冀地区的主要通道,也是曾经的主要沙源地之一。由于历史和自然原因,过去,张家口自然植被破坏严重,荒漠化问题十分突出。据张家口市林业局数据显示,2001年全市沙化土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33%,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56%。
      面对这样的“底子”,2000年起,张家口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十多年过去后,张家口面貌迥然。
 

 
      从“治不好”到“留不下”
      行车进入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县黄羊滩,看着周围一道道2人多高的林带和茂密丛生的灌草,很难想象十几年前,这里还是满眼荒凉的沙滩。
      黄羊滩,地处北京上风口,距京西北方向138公里,距官厅水库55公里。截至上世纪末,它还是位居张家口市五大沙滩之首的地方。
      58岁的下花园区河南坊村村民王德忠一直生活在这附近。“过去满眼都是黄沙,从秋天收庄稼到次年5月份,一年中有半年多都是沙尘漫天。”
      到了夏秋季节,日子也不好过。由于暴雨侵袭、洪水频发,雨水携带着沙土形成滚滚泥流,一路怒吼着,直闯永定河。
      宣化林场场长李澍贵告诉记者,据他们统计,上世纪末这里冬春季大风每年4级以上就有70多天,刮起地表的沙石量能达到2.57万吨;降雨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洪水携带的泥沙入库量能达到65万吨。
      “昔日黄羊滩的风沙、泥沙可以说是加速官厅水库淤积、北京水质与空气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面对这样的情景,治沙势在必行。
      事实上,对于此地的治理从建国初就已经开始。
      宣化林场职工史建青从1976年就开始在林场工作,至今已有40年。“初期是低成本造林,技术含量也不高。把树苗往地上一插,就算种上了。由于这里地形复杂,水资源分布也不均,质量很难保证。”
      李澍贵说,截至上世纪末,这里累计种了5万多亩,但是保存下来的只有3万亩,且大多是疏林、小老树。
      2000年,随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启动,资金、技术的支持加上当地人不屈不挠的治沙精神让这片土地迎来了新生。
      为了提高成活率,根据黄羊滩恶劣的立地条件和严重干旱的气候条件,在技术专家指导下,当地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沙经验与技术。“深埋死砸,棒槌发芽”;“堵口子、搭架子、盖被子”;“贴壁深栽、雨季造林、大容器苗、地膜覆盖及套带防日灼”;“引种、抗旱节水”……这些措施的采取使树木的成活率能达到80%~90%,远远超过了冀西北干旱地区成活率70%的平均数。
      “现在国有林区有林地达到了10.6万亩,森林覆被率达到74%,较上世纪末净增39个百分点。”提起近年来的变化,李澍贵满是自豪。
      “过去是‘治不了’,现在是‘保不住’。”他指着远处一座满眼苍翠的小山丘,“5年前,为了起到对后人警示的目的,我们刻意留下了一大、两小三座沙丘没有治理。但是由于周围植被的自然落种,现在这些沙丘已经被植被铺满了。从远处已经看不到沙丘地貌了,只有爬上沙丘才能看到原来脚下曾经是流沙。”
      “现在风再大,也没有沙尘扬起来。”王德忠说,“尤其早晨起来,空气可好了。”
      黄羊滩的变迁只是张家口市乃至整个河北防沙治沙工作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作为京津主要沙尘源地和风沙通道,从2000年至今,当地森林覆盖率由20.4%增加到目前的37.05%,年均增长一个百分点。张家口已经由沙尘暴加强区变为阻滞区,并成为我国华北地区空气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为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做出突出贡献。

 
      从“绿起来”到“富起来”
      生态改善的同时,当地百姓的生活也有质的变化。
      在阳原县大田洼乡,69岁的王贵明曾经是官厅村的村支书,现在自己照顾着20多亩杏扁。“这种树好打理,一年就需要忙2个月,自己种,不吃力。”
      回忆起过去,王贵明打开话匣子。“这里十年九旱,只能靠天吃饭,也没有水浇地。2000年以前,种些高粱、黍子、豆类等小杂粮,主要供自己吃,一年收入也就几千元。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大多是我们年纪较大的人。”
      如今,位于泥河湾遗址核心区域的大田洼乡,根据自身土地和水源状况,鼓励村民种植杏扁,走上一条“产业强乡,杏扁富民”的路子。
      “去年收入2万多元。”王贵明觉得还算满意。“当地成立了杏扁种植专业合作社,能提供信息、销路、还做技术指导。又投资购进了杏扁剥皮机等,可以简单加工。”
      据大田洼乡乡长赵志军介绍,除了种植杏扁,当地还发展以“木瓜”杏为主的鲜食杏;再加上每年举办的“泥河湾杏花节”、“泥河湾鲜杏采摘节”、“泥河湾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当地人的收入有了大幅提高。“杏树相关的产业已经占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2以上,成为全乡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在怀来县小南辛堡镇小七营村,这里过去都是沙地,如今却弥漫着静谧的田园气息,道路两旁整齐的葡萄架一排排延伸至天边。
      张家口市政协委员、市林业局局长王海东说,经专家考察和认证,由于当地气候、水文和土壤因素,这里处于适合酿酒葡萄生长的黄金地带,产出的葡萄品质很高。
      因此,一座座酒庄落户于此,不仅引进了新的产业,促进了当地村民的致富,还使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得到了有效遏制。
      目前,怀来葡萄年产量15.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葡萄种植收入占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再加上产业链不断延伸,怀来建成了与之相配套的玻璃制品、葡萄籽加工等相关企业十多家,产值超亿元。全县常年从事与葡萄产业相关的工人已超过10万人。葡萄产业不仅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并已发展成为河北十大龙头经济之一。
      在蔚县代王镇张南堡村,当地在退耕还林的沙石地大力发展林下产业,采取林药间作模式,种植了300多亩知母、黄芪、射干等中草药,也为农民脱贫致富找到新的突破口。
      一组数据或许更为直观:据统计,张家口市目前林果基地总规模430万亩,全市有1/3的农户从事林果业生产,600多个村、54万人主要依靠林果业脱贫致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贡献率达20%。同时,以森林景观、特色采摘、消夏避暑为主的生态旅游业正在迅速兴起和壮大,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
      从“单打独斗”到“全员参与”
      在治理过程中,一些新的模式也逐步涌现,让防沙治沙工作更见实效。
      “重造轻管”一直是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张家口对此有了新的探索。
      2013年10月,张家口林盾林木管护公司成立。这是当地的新生事物。由于林区存在肆意放牧等毁林现象,塞北林场探索新的机制,采取市场化运作管理,推行林木管护承包,来加强林区林木管护。
      这个公司应运而生,承包了张家口市塞北林场在张北、崇礼两县沿坝营造的一系列人工林的管护工作。专业护林员的工资与能力相结合,实行年终工作业绩与工资挂钩,公司还为护林员上了社会保险,调动了护林员的工作积极性。公司的收入也与管护成效挂钩,到年终结算。
      徐占标是公司聘用的护林员。每天六七点钟,徐占标就和四五个同事一起沿着林间路或者林区的围栏巡护起来,到晚上七八点钟才能回来。林场范围很大,围栏总长能达170公里,林间路220公里。他们有时开车,有时由于地表沟壑纵横,只能靠步行,每天徒步近30多公里。当发现有人放牧或其他毁林行为,他们就主动干预,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劝阻,或要求当事人写出检查和保证书,建档保存。到了防火戒严期,公司还从各村抽调以青壮年为骨干的防火队伍。
      “经过几年的发展,不仅在林区放牧、破坏林区围栏和毁坏林区道路的行为大幅减少,而且周边村民爱林护林的认识也大大提高。”林盾林木管护公司监理范云天说。
      在崇礼区,这里也采取了类似的模式。政府拿出520多万元,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招标8个管护队。管护队以乡镇村护林员为主,政府通过严格考核监督管护公司。
      此外,“资金短缺,主要依靠财政资金”也是长期困扰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重要问题。为唤起全社会力量的参与,张家口行动起来。
      在阳原县揣骨疃镇西南玉屏山脚下,正在建设玉屏山林苗一体化示范园区。这个于2013年初开工建设的示范园区是由刘海军等20余个种植大户按照“企业6、农户3、村集体1”的股份造林机制建设起来的。3年来已经投入了1.2亿元,累计完成荒山荒坡整地2万亩,绿化造林1.5万亩。
      虽然投资大,见效周期长,刘海军看重的是它的未来长期收益。“通过林果、苗木种植、生态养殖、旅游等也许5年后会有大的效益。”
      在张家口市万全区,当地由政府流转绿化用地,区财政投资200余万元,撬动了悦西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4家绿化公司的投资2000多万元,完成了廊道绿化建设3000亩。
      据悉,正是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张家口在市县(区)两级财政投入基础上,出台了《张家口市鼓励荒山绿化实施办法》,全市已有64家企业和个人意向投资荒山绿化34.19万亩,已签约33.18万亩,完成造林3.19万亩;确定利用农发行贷款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广泛吸收各类资金参与林业建设,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融资格局。
      同时,通过推广租地造林、流转造林、合作造林等21种造林模式,打破了原来国家单一投资、集体造林的僵化模式。仅今年,参与生态建设的绿化公司就达30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