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护佑龙江山水 青山绿水胜过金山银山

31.01.2016  10:31
森工林区山高林密虎啸山川   黑龙江日报记者马一梅 赵辉

  日前,穆棱林业局的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首次近距离拍到了野生东北虎影像,而这已经是穆棱林业局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近年来第四次发现野生东北虎的活动踪迹。不仅仅是东北虎,在这个林业局施业区远红外摄像头中,黑熊、狍子、棕熊还有梅花鹿等大型动物也成了镜头中的常客。

  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在我省森工林区共发现野生东北虎实体达20余次,发现野生东北虎足迹、伤害家畜、听到虎啸等活动痕迹达400多次。此外,野猪、黑熊、狼、狍子等动物种群不断扩大,久未出现的东北豹也回归了。

  国家林业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专家认为:东北虎的频繁出现与林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野生动物的增多有着直接关系,野生动物们用足迹肯定着龙江林区生态环境的改善。统计显示,五年来,龙江森工的森林覆被率提高到84.5%,完成人工造林54.6万亩、补植补造162万亩、森林改培27万亩,后备森林资源明显增加,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累计完成森林抚育补贴任务3351.5万亩,完成计划的100.4%。抚育3351.5万亩森林,增加森林蓄积111.7万立方米。2014年4月1日,作为全国重点国有林区的代表,森工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至此,森工人从“砍树人”全面转变成“护林人”!

  野生动物频繁出没,森林覆被率不断提高。离不开森工林区提出的人退林进策略。2011年,龙江森工创造性地开始了“生态移民”战略的实施。桦南林业局七星林场仅用10天就完成了210户居民的生态移民。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森工林区主动撤并林场(所)共99个,生态移民1.63万户、4.4万人。

  “十二五”初期,龙江森工还加大了对珍贵树种保护力度,全面停止了黄波椤、红松、紫杉、山槐等珍稀树种的采伐,对核桃楸、水曲柳等树种实行限伐;不断创新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以实施天保工程二期和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为主线,以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为重点,全面加强生态建设。把林地清理排查专项工作摆在首位,执行《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划定林地和森林、湿地、植被、物种四条生态保护红线。开展非法侵占林地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加大对破坏林地资源案件的查办督办和行政问责力度。

  完善生态后备力量。五年间,累计完成育苗面积33941.8亩,总产苗量257083.7万株,其中成苗产量42882.8万株;先后建立了鹤立、双鸭山、海林、乌马河、兴隆5大绿化苗木基地,并已初具规模。最大的苗木基地——鹤立林业局,现已达到育苗3000亩,可培育绿化树种、花卉百余种,为局址及周边绿化提供了充足后备资源。

  护林、停伐、生态移民、全面绿化,让森工林区愈发绿意盎然,野生动物从“游客”变“邻居”;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森林覆被率实现三增长;生态保护区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截至目前,我省森工林区拥有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41个,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总面积达到262.18万公顷,占施业区总面积的25.96%。人退林进,林密动物来……

  【链接】“十二五”期间,我省地方林区生态环境持续得到改善。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实现“双增长”。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进一步扩大。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造林补贴工程等国家造林重点工程共完成人工造林326.5万亩、封山育林414.7万亩。通过重点工程建设,工程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荒漠化土地面积、沙化土地面积均呈减少趋势。全省自然保护区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保护了我省90%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群。

让生态文明成果为群众共享

  黑龙江日报记者常春晖

  伊春是我国重点林区之一,全市有林地面积382.4万公顷,森林覆被率高达84.5%,被誉为“中国第一绿城”。境内有大小河流702条,对维护我国粮食安全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同时,这里还是我国重要的碳储备库和碳纳库,仅此一项,每年创造的生态服务价值就达1433亿元,但这些生态服务只有三分之一被本地所用。

  省人大代表高云虹说,近些年,伊春市持续加强苗圃建设,加大营林造林力度,长期不懈地加强生态保护、强化生态建设,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一张生态旅游名片。然而,在生态食品或者说森林经济方面,还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绿色有机食品越来越受到青睐和喜爱,这为森林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契机。但放眼目前的森林食品来看,尽管种类较多,可真正深入人心的品牌并不多,能够体现伊春特色、提升伊春美誉度的产品更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一是在技术研发上欠缺火候,二是缺少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三是产业链条不完善,利益空间不足。她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对森林食品的技术研发,吸引有实力的企业走向市场,以高质量的精良产品叩开市场大门,提升市场知晓度、占有率,形成特色森林经济产业,这也有助于让生态文明成果为群众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