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小记者寄出对妈妈的爱

11.05.2016  11:22

“龙江家书”展厅“时光邮筒”受欢迎

图为《生活报》小记者把家书投入“时光邮筒”。黑龙江日报记者邵国良摄

  赵怡 黑龙江日报记者谭湘竹

  “这是我第一次给妈妈写信。”“有些话不好意思对妈妈说,我就写在信里了。”10日下午,《生活报》小记者前往位于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的“2016黑龙江东北亚时尚文化产品博览交易会”,在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龙江家书”展厅,亲手在信纸上写下对妈妈想说的“悄悄话”,并贴上邮票,投进“时光邮筒”。正在幸福等待的妈妈们,愿这封承载孩子浓浓爱意的信件成为今年收到的最美礼物……

  妈妈是孩子的港湾,孩子是妈妈的贴心棉袄。由于许多小记者羞于将对妈妈的爱面对面亲口说出来,所以写信时就格外卖力气。字写小了,不好看,重新再写;字写歪了,不好看,重新再写。记者看到,“妈妈我爱你”“妈妈谢谢你”的字眼,时不时地出现在大家的信纸上。今年3年级的赵梓衡,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让爸爸陪同自己一起前来。而11岁的周鑫博告诉记者,虽然不是第一次给妈妈写信,但能真正意义上将信装进信封,贴上邮票,并投递在邮筒中,还是觉得特别难得和有意义。据悉,小记者们这次放入“时光邮筒”的书信,将很快被邮递员叔叔收走。相信用不了多久,你们的妈妈就会看到哦!

  除了写信,小记者们还在“龙江家书”展厅,参观烈士赵一曼的家书、书法家邓散木的家书。在阅读赵一曼写给儿子宁儿的书信时,孩子们特别用心,“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虽然小记者们年纪不大,也被烈士的这份爱国情深深感染着……活动现场,还有书法家谭英卓现场题字。看到一幅幅书法作品,小记者们不忘“本职工作”,像模像样地采访起老师,“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学写毛笔字的呀?”“学习中遇到过什么麻烦?”“怎样才能写好毛笔字呢?”一个个“专业性”十足的问题让现场观众不禁为《生活报》的小记者竖拇指点赞!

  (据黑龙江日报)

编辑:孙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