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埂上走出“职业经理人”

18.07.2014  12:48

  本网讯(赵敏黾)  电视剧《乡村爱情》里有个“王大拿”,是个大老板,肇源大兴乡也出个“王大拿”,是个给老板打工的工头。虽然名为工头,实为当地的“技术大拿”,含金量一点不比电视剧里的低,搁句专业的话讲,叫“职业经理人”。 
  “王大拿”其名王福,55岁,是肇源县大兴乡联结村农民,目前“就职”于肇源县三农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是4年前成立的,负责人张玉军告诉记者:“我们做的都是有机农产品,所以田间管理部分一定比一般大田要求高,这4年来,合作社运转十分顺利,也多亏了‘大拿’这样的‘老把式’来管理。” 
  4年前,王福把自己家里的50亩耕地流转到合作社后,并没有闲下来,而是凭着过硬的种植技术,第一次当上了田间管理“职业经理人”。上任初期,王福有点不适应。“原先看到田里的杂草、虫害,用药就直接处理了,现在不行,撒药均匀、化肥配方等‘绝活’都派不上用场。”王福说。 
  为了管理好有机田,当好“职业经理”,他不断学习有机田间管理方法,还将经验传授给和他一起打工的农民。 
  走进一片绿油油的谷田,王福自豪地说,这6000亩地从春整地到撒籽再到间苗、除草,所有的活都是我领着一帮人干的。 
  “忙的时候,我管着200多人呢。”王福说:“为了质量,累是累点,但丰收时,有钞票赚,就不觉得累了,现在除了保底工资5万,加上年底分红,一年下来10来万不愁,比自己种地划算。” 
  丰富的田间管理经验,是这个“职业经理人”的本钱。在谷田里,王福弯腰从成片的谷苗中拔下一堆“”。记者感到疑惑。 
  王福拿着拔下的“”对记者说,这不是谷苗,是莠草,是一种杂草,不利于谷子生长。“你看谷苗叶子是宽的,根是圆的,莠草的叶则是窄的,根是扁的,一眼就能看出来。”王福说。 
  一路走,一路找,记者跟在他屁股后面,长了不少知识。一会工夫,王福又拔出了几堆和谷苗长得相似的草。“这个茎上有细毛的叫‘风靡子’,这堆叫水稗草。”王福笑着说,这种活,农村里有的年轻人都干不来,不光是不认识,最主要是没有“耐心烦”。 
  去年8月份,谷田来了一批不速之客——“粘虫”,因为是有机田,所以一点农药不能用。 
  王福就带着一伙人进田抓虫子,回想那段日子,他说:“那时谷苗都长一人高了,加上早上露水重,进田时裤腿都弄湿了,但为了不让谷子减产,作为‘职业农民’,这点苦必须要吃。” 
  如今,王福这伙人还干出了“品牌”,赢得不少老板的“青睐”。不久前,杜尔伯特县江湾乡一个老板让他去管理有机水田。“5月份的时候,正好有个间歇期,可以穿插着工作,但对我来讲,水田毕竟没管理过,不过相信一定能胜任这个新任务。” 
  傍晚6点,王福就要“下班”了。回头看着长势喜人的谷苗,王福对自己的“年薪”又充满了信心:“十万不成问题”。 
  告别王福,离开大兴乡,记者脑子里蹦出一个数字:随着农业的发展,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仅一年时间,就增加了1000多户。可想而知,合作社的发展让王福这样的“职业经理人”大大受益,换言之,这样的“职业经理人”越多,合作社的管理压力也就越小,发展的步子也就可以迈得更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