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男子居民楼内加工胎盘 冲洗灌装一个半小时

17.11.2014  11:09

  血淋淋的新生儿胎盘,经过简单的冲洗、开水烫、烘干,研磨成粉后就灌制成胶囊后出售……这是记者近日采访中看到的加工过程。

  新生儿胎盘能否入药,制作胎盘胶囊是否征得当事人同意,以及加工过程是否符合卫生条件?记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采访。

   脏乱差小作坊,制作“大补”产品

  记者在哈尔滨市某妇产医院周边发现,新生儿胎盘加工的广告随处可见。据推销人员介绍,产妇胎盘制成胎盘胶囊的价格是150元,你如果没有胎盘,他们可以提供“货源”,150元胎盘再加150元加工费,一个胎盘加工成100多粒灰色粉末胶囊,可供食用数月。

  随后,记者跟随推销人员来到了医院旁边一个老旧的居民小区。刚上到四楼,一股腥臭味扑面而来,一间一厅一卫的民居房就是“胎盘加工厂”。

  屋内有几位掩住口鼻正在等待胎盘加工的顾客,狭小的一间厨房,各种炊具、杂物占满了灶台。水池边放着等待加工的胎盘,水池下的垃圾桶内鲜血淋漓,水池对面的桌子上放着微波炉、小烤箱、胶囊架。

  推销人员从冰箱里拿出一个印有“某妇产医院”字样的塑料袋,透过袋子能够看到尚未加工的新生儿胎盘。

  “这是昨天刚收上来的,而且是男孩的胎盘,特别好。”推销人员一边说一边打开袋子让记者看:血淋淋的一个胎盘,散发着腥臭味。随后,推销人员将其拿到厨房交给一名正在加工的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一边介绍一边向记者展示胎盘加工过程,他告诉记者,加工胎盘的第一步是冲洗胎盘,就在门口内侧的洗手台内进行。冲洗后,要把胎盘剪碎,用开水烫,再放到烘干机里烘干,完全烘干后就能研磨成粉、灌装胶囊,整个过程一个半小时。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