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 可防可治可控

11.10.2014  15:34

  哈尔滨日报讯 虽然现在有很多癌症已经能够治疗甚至被治愈,但在很多人眼里,癌症还是一种“不治之症”,谈癌色变,甚至被吓得精神崩溃的不在少数。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裕民说,事实上,癌症没有那么可怕——

   癌细胞聚集成肿瘤需要10-20年

  现代研究证实:癌症的发生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经历多个阶段。从正常细胞到演进成变异细胞,少数变异细胞不断复制,最终形成聚集有108-10个癌细胞的肿瘤,通常需要10至20年,甚至更长时间。只有当危险因素不断叠加打击,机体防御体系损害严重,修复能力降低时,癌症才会发生。

   癌细胞走走停停,甚至会倒回去

  因此,尽管多数癌症患者的病情会呈进行性发展,但也跟大多数慢性病一样,它有一个较长的蛰伏期,或隐匿的慢性进展期。通常,此时它还走走停停,甚至会倒回去(自我停顿或自愈)。

  即使已经出现症状(或被发现了),有时它发展到死亡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只要合理应对(治疗或康复治疗),一般也可有所控制,甚至逆转,至少不会迅速走向死亡。以局灶性前列腺癌为例,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医学中心教授彼得·阿尔伯森的几十年追踪研究提示:即使不对其进行创伤性治疗,绝大多数患者也能存活20年以上。

   不是所有的癌症都会危及生命

  人们所熟知的“癌症”这一名词,并非代表单一的一种疾病,它实际上是200多种疾病的统称。并不是所有癌症都会危及生命,它们当中有些相对严重些,但有些(或者说大多数)并不立即构成对生命的威胁。

   癌症已经成为可预防、治疗、控制的慢性病

  癌症是慢性病的看法得到了国际上的普遍认可。进入新的世纪,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权威机构纷纷改弦易辙,把原来作为“不治之症”的癌症重新定义为可以预防、治疗、控制,甚至可能治愈的慢性病。

  中国医学科学院资深肿瘤内科权威、中国化疗鼻祖孙燕院士曾明确指出:“其实,对于普通人而言,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癌症,也许就像糖尿病一样,仅仅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慢性病而已。只要加强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再加上越‘瞄’越准的新药,癌症并没有那么可怕。

  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这对“癌症是不治之症”、“癌症等于死亡”等陈腐认识是一种彻底的颠覆。在中国,很大一部分患者是由于错误观点的误导而精神崩溃,或由此而追求过度治疗而殒命。今天,应该理直气壮地接受、传播这一正确观念,甩掉恐癌的心理包袱!

   越老患癌风险越低

  年龄越大,肿瘤的自然发展就越慢,威胁和危害就越小,因此,对老年肿瘤患者来说,它不但只是一种慢性病,而且,越老患癌,风险越低。(编辑:李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