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百人百事】哈工大地下党支部建立前后的革命活动
哈工大报讯(报文)哈工大是工程师的摇篮,也是革命斗争的熔炉,具有光荣传统。在解放前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哈工大人有组织地开展了许多革命活动。
参加“唤醒团”建立“群进社”
1921年哈尔滨“唤醒团”组建,其宗旨是唤起民众,反帝救国。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英、美、日、法、意、荷、葡等国签订了瓜分中国的《九国公约》,消息传来,“唤醒团”发动群众进行抵制和斗争。哈工大的中国学生首先起来响应,深入工人中进行宣传、演讲。1921年2月5日哈工大等30多个团体联合召开了市民大会,约3万余人到会,会后在市内冒雪游行,高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国际共管中东铁路”“还我青岛”等口号,激发了全市人民的爱国热忱。
1924年冬,中共北方区派吴丽石(吴苓生)来哈尔滨开展党团组织的整顿和发展工作,群众性的进步青年组织相继建立。哈工大以吴保泰、高诚儒为核心,成立了“群进社”,发展社员12名。他们经常学习《中国青年》等进步刊物,交流思想,觉悟得到很大提高。“群进社”还出版了两期刊物,宣传了爱国主义思想和马列主义基本知识。
踊跃参加“驱沃”斗争
1924年1月12日,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沃斯特劳乌莫夫以为哈工大贫困学生募捐的名义,在铁路俱乐部(今哈铁文化宫)上演《中国官员之子》和《日本妓馆》两出戏。戏中出现了中国人充当龟奴向日本嫖客跪拜哀求等场面,激起了中国观众的强烈不满,纷纷退出剧场,表示抗议。翌日,《哈尔滨晨光报》和《国际协报》报道了这一消息,激起了全市人民的愤慨。2月19日,4000多人参加市民大会,会后游行示威。哈工大学生自动组成自行车队,在队伍前后进行联系,十分勇敢活跃,游行队伍后来增加到3万多人。在群众斗争的压力下,当局罢黜了沃斯特劳乌莫夫的局长职务,并拘捕法办。
支援“五卅”运动
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哈工大的高诚儒、任栋梁等人组织同学走上街头,和法政大学、医专学校、许公中学的学生在一起,分成几个小组,在道外景阳大街演讲,散发传单。6月12日,哈工大学生代表到普育中学开会,抗议帝国主义残杀中国工人和学生,会后参加募捐,支援上海工人和学生。6月17日学生们又到三十六棚铁路总工厂、老巴夺烟厂(今哈尔滨制烟厂),向工人家属介绍沪案真相,散发传单,商界也起来募捐。对“五卅”运动的支援,也给哈工大的学生运动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为哈工大党支部的建立做好了组织准备。
1927年5月,高诚儒出席了在哈尔滨市召开的北满地委扩大会议,会议决定派他去汉口参加全国学生代表大会,并用秘密方式给中共中央带去了这次地委扩大会议情况的报告。
建立学生党支部
1925年9月和10月,吴保泰、高诚儒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又有罗纯华、申钟岳两名学生入党。这时,在哈尔滨市的5所大专和中学中共有8名党员。这年秋天,中共满洲地委(后改为满洲省委)决定,在这5所学校中成立一个统一的党支部,高诚儒任党支部书记。“九一八”事变前夕,哈工大党组织不断扩大,又单独成立了党团支部,学生孙宝忠任党团支部书记。1934年4月,由于叛徒出卖,哈工大党的组织遭到破坏,但是党的活动没有停止。1945年“九三”胜利后,哈工大成立了学生党支部,代号为“学习支部”,学生任庆任支部书记。1946年8月底学生张自杰任支部书记,直到1949年9月哈工大党的组织公开。哈工大共有地下党员50名,其中1945年8月以前的地下党员36名。
在反动势力实行黑暗统治的岁月里,哈工大的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没有忍辱偷生、俯仰由人,而是组织起来,利用各种机会,采取灵活形式,为维护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权益、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同反动势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
反满抗日活动的中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夕,哈尔滨市成立了“青年反日同盟”,哈工大党团支部书记孙宝忠被选为“同盟”执委。接着,哈工大成立了“抗日救国联合会”,有16名学生参加。他们走上街头,宣传抗日主张。哈工大学生还自发组织起来,进行军事训练,曾在东北工作过的栗静涵同学和另外两名教官担任教练,随时准备参战。1932年,高诚儒、申钟岳组织了哈工大“社会科学研究社”,黄铁城、杨永安等20多名学生参加。任震英、陈厚培参加了哈尔滨市党的外围组织“口琴社”,进行抗日宣传。3月“伪满洲国”成立后,任震英将 “伪满洲国”的歌词改编成反满抗日的新歌词:“‘九一八’事变起满洲,我满洲变成殖民地……群众起来,复此大仇……”侯竹友、黄铁城等人连夜刻印散发。不久,这首新歌在学生、市民和抗联的队伍中广为流传。1932年下半年,孙宝忠、黄铁城、于苏在哈工大组建了“青年反日大同盟”,出版了小报《东北反日青年》。同年8月,哈工大王语山秘密去上海,参加了全国反日反帝大同盟会议。哈工大地下党员、共青团员和进步青年成为反满抗日活动的中坚力量。
支援抗日联军,参加苏联红军
“九一八”事变后,赵洵等人在校内成立了学生剧团,通过演戏进行抗日宣传工作,同时募捐,支援抗联。她还和任震英一起,整日奔波,为抗日联军买药,连夜秘密送出哈尔滨。关志平冒着被捕的危险,为抗日联军转送现款、药品和情报。1934年4月,黄铁城参加了抗联——珠河游击队。一部分学生到“满洲国”、博克图参加了抗日教导队,还有人到抗日救国军中开展工作,后来成为赵尚志队伍的一部分力量。
梁镇嵩、赵保康、高文瀚、朱景圉等先后前往苏联,参加了反法西斯斗争。梁镇嵩参加了苏联红军,担任苏联红军一个炮兵团的团长,后来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牺牲。1935年,于苏参加了在莫斯科召开的 “少共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并任中国出席大会的代表团秘书。1937年8月27日,刘唐领作为“中国欧洲实业考察团”的技术翻译前往苏联,该团实际向苏联买抗日军用器材,刘在航空小组和中国飞行员一道学习研究苏联卖给中国飞机的性能并做翻译。11月7日,他应邀在红场参观阅兵,1939年回国。
党的组织遭到破坏
1934年4月,由于叛徒出卖,孙宝忠不幸被日寇逮捕。在狱中孙宝忠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组织绝食斗争,表现出共产党员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1936年6月牺牲在狱中,年仅29岁。1937年4月15日和22日,哈工大积极参加抗日活动的地下党员苏丕承、共青团员王宜生及青年学生胡振铎、李庭魁、张正伦,在学生宿舍(今复华二道街1号,即老校部楼)被日寇逮捕。4月27日,在哈尔滨市太平桥圈河英勇就义。他们的图章、毕业证书、俄文笔记本、坎肩和自己装的耳机等遗物,现收藏在哈尔滨市东北烈士纪念馆里。
在反满抗日的严酷斗争中,哈工大共有28名青年学生被捕,其中党员6名、团员2名,共有10名同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
“九三”胜利后,哈尔滨市曾一度被国民党统治着。在中共哈尔滨市委的领导下,哈工大地下党支部和进步青年学生转入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的新阶段。1946年初,哈工大学生王学勤、任庆、张自杰等参加“新青年学会”,活动地点也从南岗花园区92号迁到中苏友协俱乐部。学会采取报告和答疑的方式,澄清各种糊涂观念,对反苏反共的观点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7月下旬,任庆、王学勤等人参加了在太阳岛举办的“青年之家”,并分别担任哲学队和文学队的领导工作。
1946年8月11日,“哈尔滨市民主青年联盟”成立,任庆当选为大会主席团主席,任庆、张震、王学勤、朱纯学、王学作5人当选执委,在8月1日的执委会上,任庆当选为“民青”副主席,王学勤,张震当选为正副部长。以哈工大学生为骨干的“民青”,积极走向社会,配合党和政府做了大量实际工作。遣侨工作结束后,各校纷纷建立了“民青”支部,是由留在“民青”总部工作的张震、任庆、王学勤负责组建的。1946年冬,“民青”总部召开各校学生会主席联席会,经过协商,成立了“哈尔滨市学生联合会”。“学联”成立后,立即面向社会开展了许多政治性活动。
1947年夏,哈工大部分学生到农村参加了 “土改运动”,1948年参加了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土木系学生赵玉龙带队,组成战勤队,搞翻译和通讯工作,又冒着生命危险抢修铁路。
我校革命先驱的爱国热忱永远激励我们勇往直前。抗日烈士的光辉事迹和崇高形象,永远载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革命光荣史册!
上世纪30年代哈工大学生宿舍“大白楼”。哈工大学生地下党员经常在寝室里秘密进行活动。1933年,任震英、黄铁城和杨永安3人就是在这里宣誓入党。(王文竹 摄)
1920建校的哈工大土木楼二楼的一个房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哈工大学生地下党员和一些进步学生经常在这里开会、组织学习、研究问题。现土木楼已重修,房间为哈工大博物馆所用。(王文竹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