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开江鱼 难逃千张网 省环保教育学会倡议 “不吃野生开江鱼”

27.03.2017  19:02

  春分已过,黑龙江境内各江河流域将陆续进入开江季节。近几日,黑龙江省永续自然资源保护公益基金会和大马哈鱼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的两位负责人十分忙碌和紧张,他们起草了一份倡议书,倡议黑龙江各地在即将到来的“开江节”等活动中,不以提倡吃野生开江鱼为宣传噱头。

   开江后过度捕捞 致龙江鱼类种群数量锐减

  我省自然资源富饶,一度曾有“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美誉。而随着经济发展,保护黑土地和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任务更加紧迫、艰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研究员刘伟说,黑龙江水域辽阔,境内分布五大江、四大自然湖泊,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900多条。无污染水域资源丰富,曾是鱼儿们繁衍生息的天堂。但近几十年来,由于春季开江后的过度捕捞,黑龙江境内的鱼类种群数量大幅锐减,“三花五罗”等名贵鱼类更是难觅踪影。

  黑龙江省永续自然资源保护公益基金会负责人张天航说,每年江河湖泊冰层融化后,就到了黑龙江各地举办“开江节”大吃“开江鱼”的时间,此时各种野生鱼类还没有等到产卵期,就遭到大量捕杀。古有训诫“劝君莫食三月鲫,万千鱼籽在腹中”,在鱼类繁殖这个关键时期进行过度捕捞,会严重破坏野生鱼类的正常繁衍生息,造成整个流域的鱼类种群数量锐减。“为了恢复昔日龙江大地水美鱼肥的富饶景象,保护生态资源,实现家乡绿色可持续发展,我们发出倡议,每个人都做起监督员、示范者,杜绝买卖和品尝野生开江鱼,保护野生鱼类资源。”

   多位省政协委员呼吁设立常年禁渔区

  在今年全省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臧淑英递交了一份政协提案《关于调整黑龙江、乌苏里江干流水域春季禁渔期建议》。提案提到,黑龙江是我国第三大河,大部分流经我省,鱼类资源丰富,鱼类志上记载鱼类21科、 73属、 105种,其中有40余种属大中型经济鱼类,而且许多种鱼类属于我国寒冷地区的特产鱼类和名贵鱼类,如达氏鳇、施氏鲟、大马哈鱼、哲罗鲑、细鳞鲑、翘嘴鲌(大白鱼)、鳜鱼(鳌花)等。名贵特产鱼类之多,在我国各省区中是少有的。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春季开江后过度捕捞,黑龙江流域鱼类种类和繁殖种群数量锐减,不仅“三花五罗”等名贵鱼类难寻,而且四大家鱼的野生种群及分布也在减少,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一级、二级支流大部分已无野生鱼可捕,野生鱼类的生存状况岌岌可危。

  现行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干流禁渔期为每年的6月11日~7月15日,提案建议,根据春季鱼类生殖洄游及产卵时间,调整黑龙江、乌苏里江干流水域禁渔期,调整为每年的5月21日~7月15日。

  政协委员臧淑英的这一提案,还得到了另外8位政协委员的响应,他们联名提出建议,在鱼类产卵场等渔业资源重要水域设立常年禁渔区,修复产卵场生态环境,加大鱼类资源保护区的保护力度,为鱼类提供休养生息场所。

   省渔政部门将对边界水域展开鱼类资源调查

  记者了解到,省农委接到省政协转来的委员提案后,立刻交办水产局渔政处。目前,渔政处针对政协委员提案所涉及的建议正在积极办理当中,他们将组织水产专家调研论证,和渔民展开座谈,综合多方意见拿出科学的方案。

  据记者采访了解,今年,我省渔政部门将对重点的边界水域展开鱼类资源调查。把保护水生生物资源与转变渔业增长方式、优化渔业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实现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资源保护相统一。

  3月23日,经过多方努力,黑龙江省环保教育学会向全社会发出了倡议书,倡议民众“不吃野生开江鱼”,积极举报非法捕鱼行为,围绕着这个倡议,各种民间的相关调查走访和宣传活动陆续开展起来。(作者:杨桂华 张长虹)

(责任编辑: 齐雪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