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今年高考志愿怎么报

11.06.2015  14:32

  黑龙江日报讯 随着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转移到报考志愿上。近日,有关高校新增专业、专业的就业率高低等相关信息让很多考生家长十分迷茫——在报志愿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选择专业时要考虑哪些问题?黑龙江省高考报考专家表示,分数不是填报志愿的唯一标准,还要考虑未来的职业规划等多个方面。

   专业和学校优先选哪个?

  根据分数合理选择

  学校和专业优先选哪个?这是每一年志愿填报时考生和家长首先纠结的问题。有考生和家长觉得,就算学校好,也不能选“工科”院校的文科、管理类专业,或“农林”院校的计算机等专业。

  一位高校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样的观点有些片面。现在很多高校都在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很多以往看似薄弱的学科现在实力都在增强,如果对某一高校或专业感兴趣,应进行深入了解。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如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工科为主,但是其管理学科实力在全国也位居前列。东北林业大学虽然以林学为主要特色,但是该校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学生这几年无论是考研率还是就业率,都在全国同类专业中比较靠前。该学院今年一个毕业班10人考上研究生,1人出国留学,其他学生都实现了就业,平均年薪达到10万元以上。

  因此,很多专家认为,考生在平衡高校和专业的时候,要结合自己兴趣和高考分数综合分析。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高分考生可优先选择名校,但也未必一定选择北大、清华等学校及其热门专业,应综合个人兴趣特长和偏好地域来选择。

  次高分考生可以优先选专业。这类考生可能考不上顶尖名校,应该选择一些较好高校的优势专业,因为这些专业的综合实力和就业十分理想,考研的时候也相对容易考到更好学校,出国留学也很有优势。

  一般成绩考生同样要以专业优先,因为这类考生分数基本只能考上普通本科院校,而普通本科院校的实力、声望并无太大差别,专业的差别却直接关系到考生今后的就业、考研等问题。

  对于成绩较差的考生,填报志愿时要注意确保有学可上,选择专业时尽可能考虑那些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以便日后就业。

   新增专业能不能报?

  首先要了解专业情况

  纠结完选学校还是选专业这个问题后,就要详细了解本科专业设置。今年我省18所高校新增48个本科专业,但新增专业不代表都是“”专业,如哈尔滨理工大学新开设的商务英语在我省其他学校早有开设。首次出现在我省本科的专业只有哈尔滨体育学院的运动康复和休闲体育,黑龙江科技大学的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哈尔滨理工大学和哈尔滨学院的公共艺术,以及牡丹江医学院的卫生检验与检疫5个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专家郭建民认为,学校新增专业对考生来说总体是利好消息,增加了选择的机会。“新增专业不但让学生可以选择新专业,也可以在相同的专业中选择不同的学校。他建议,考生在选择新专业时要与自己的职业发展结合,并去全面了解新专业相关行业未来发展情况。

  记者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发现,运动康复和休闲体育两个专业除了为专业运动员提供服务外,还可以为普通民众健康锻炼和运动进行指导。哈体院一位负责人表示,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这类专业可能会有比较好的就业前景。

  公共艺术专业全国开设院校并不多,较早开设该专业的广西师范大学就业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共艺术就业方向比较广泛,企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都会招人,不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的要求很高。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属于新兴专业,从智联招聘网发布的岗位需求来看,就业比较理想。记者还了解到,日本和美国等国开设此类专业高校较多,较早开设此专业的国内高校的毕业生出国留学机会较多。

  目前全国开设卫生检验与检疫本科专业的高校很少,全国还没有毕业生。郭建民说,“该专业是由卫生检验专业更名而来,可以参考这个专业的行业发展情况和就业率。对于没有听说过的新专业都可以参考专业发展的历史脉络综合考量。

   一定要选高就业率专业?

  理性看待报考专业和就业率的关系

  从一家调查机构近日发布的大学生就业率报告来看,工科仍是大学生就业的排头兵,在就业排名前50的专业中,超过70%也都是工科专业。与此相对,就业率排名靠后的专业基本都为基础学科和文科专业。

  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考生要尽量避开文科和基础学科呢?

  省大中专省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近期的就业率只能反映过去一两年或当下的人才需求,并不能反映四五年后的形势。因此,考生和家长在估计专业的就业前景时,要了解专业未来的市场需求、产业发展和国家对人才的需求等宏观趋势。这位工作人员还强调,就业率与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并不是完全成正比。如一些艺术类专业虽然就业率较低,但毕业生很多成为教师,对工作满意度较高。同时,还要考虑男女之间的不同,如一些文科类专业,女生就业的优势高于男生,工作环境和性质也比就业率高的工学类专业更适合女生。

  郭建民认为不应该仅以就业率为参考来选择报考专业。他认为,填报志愿受多种因素制约,包括考生价值观的因素、分数因素、经济因素、就业因素、院校因素和专业因素等,仅以某一个因素来选择报考专业是不利于长远发展的。“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填报志愿要保持思路连贯。对于毕业就要打算就业的学生而言,在选择院校时,则先要考虑的是学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同时还要关注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适合个人创业。而对于毕业后要考研的学生而言,在选择院校时,不仅要考虑本科学习阶段的教学质量,同时要考虑研究生阶段的办学质量,如是否有研究生院,学科排名、保送研究生的比例等因素。

  一位多年进行大学开设专业研究的专家特别提醒考生注意:虽然可以根据就业率为参考选择报考专业,但同一个专业在不同学校所学习的内容可能并不相同。比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哈尔滨工程大学该专业主要从事舰炮和海中机械等方向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而北京物资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则偏重于物流设备工程方向。考生在报考专业时要参考院校背景、高校《招生章程》及专业介绍等资料,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高校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