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善于在新常态下捕捉新机遇

29.11.2014  16:19

  12月1日出版的第48期《瞭望》新闻周刊将发表慎海雄的署名特稿《善于在新常态下捕捉新机遇》。全文如下:

  善于在新常态下捕捉新机遇

  文/慎海雄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当前,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呈现出新常态。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

  “新常态”已经成为中国最新、最高频的“热词”。习总书记指出,新常态有三个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新常态,就是习总书记着眼于沉着驾驭中国经济巨轮驶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境界,着眼于进一步增强信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准确判断和深刻把握。

  “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习总书记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系统论述让人耳目一新,为我们抓住经济新常态带来的发展新机遇,实现中国经济的行稳致远,指明了方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指导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正是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引下,中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新阶段后,不计一时之得失、不较一日之短长,敢于自我减负,理性选择增长速度和发展路径。新常态下,只要认真贯彻总书记的要求,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的着力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结合点,实实在在转方式、调结构、保民生,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保持政策定力,就一定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正如居里夫人所言:“机遇从不光顾没有准备的头脑。弱者坐待良机,强者制造时机。”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能否捕捉和牢牢抓住新常态带来的发展新机遇,在解放思想中创造机遇,既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勇气和智慧的考验,更是对能力和自信的考验。习总书记在分析新常态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战略指引:第一,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2013年一年中国经济的增量就相当于1994年全年的经济总量,可以在全世界排到第17位。即使是7%左右的增长,无论是速度还是体量,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第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中国经济的强韧性是防范风险的最有力支撑。我们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以目前确定的战略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我们正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这有利于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中国经济更多依赖国内消费需求拉动,避免依赖出口的外部风险。第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第四,新常态下,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简言之,就是要放开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用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

  战略机遇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习总书记从战略和战术层面对新常态下新机遇的深刻分析和科学研判,缜密严谨、鞭辟入里,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常态下发展新机遇的“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