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哈尔滨大剧院的基因密码

30.04.2016  12:24

  有人说它像被风吹过的雪堆,有人说它像飘荡在湿地的彩带,有人说它是岸边的海螺,让世界为之惊叹的哈尔滨大剧院被人们以各自的视角解读着。这座建筑灵感到底来自哪里?堪称这两年冰城的“未解之谜”。昨天,它的设计者马岩松来到哈尔滨,亲自给出了这道题的答案。原来,在他的心中,大剧院外形源于松花江,一道道湿地中的蜿蜒水系让这位建筑大师在初到冰城的飞机上就有了灵感。  

  由于马岩松此次来哈行程安排得非常紧张,只有半天时间,要想有充分时间采访他很难,记者几经周折,争取到了单独采访他的机会,在从机场返回市区的路上对他进行了专访。

  随意、从容、镇定。

  采访中,马岩松的语调始终不紧不慢,语气却格外坚定自信。

  俯瞰松花江灵光乍现

  一座城市的建筑风格和它的历史息息相关,哈尔滨亦如此。对记者抛出的是否喜欢哈尔滨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的问题,马岩松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道出自己对哈尔滨建筑未来发展的看法。“哈尔滨曾是一座非常开放、非常国际化的城市,它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以及建筑风格都受到欧洲的影响,建筑成果辉煌,比如哈尔滨索菲亚教堂等都是各历史时期的建筑遗产,十分珍贵,但这些还是应该成为过去,妥善保护。

  今天,全世界都在讨论现代城市往什么方向发展,马岩松认为:“自然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自然和人的关系,他更看重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如果人跟环境从一个地域产生出一个新的文化的话,它就可能不仅影响到自己的城市,还有可能影响到更多更大的范围,发展出一种新的文化。所以像哈尔滨以前的老建筑,你在欧洲都能看到这样的影子,但我觉得现在的哈尔滨要有属于自己的建筑,让世界能看到,受到它的影响。

  为了设计哈尔滨大剧院,马岩松无数次来到哈尔滨,对于哈尔滨,马岩松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哈尔滨这个城市让人能够感觉到它的艺术氛围,现在人们仍然能感觉到这个城市的人对音乐、对艺术、对大自然的向往,很多人都知道冰雪节,说起哈尔滨马上就想到一冷字,但我总觉得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热情的东西存在着,可能是这里的人的气质和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吧。

  “多年前刚来哈尔滨开始做设计的时候,想象的是街路都被大雪封住,一片雪白的场景。当我在飞机上看到下面的湿地和松花江,自然水系形成许多的曲线图案,非常特别,像音乐的旋律一样,有一种很大能量的感觉,我被这种能量深深地触动了,这种印象就是我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他说。大剧院外观的设计方向由此确定。

  大剧院是湿地的一部分

  那座建筑外形像山峦一样起伏,白色的外墙自下延伸至附近的水面,往上则伸向天际,在周围高楼林立的块状天际线的包裹下,柔和的外部曲线让人感觉它在流动,仿佛是高楼丛林中一座低矮的小山,将周围的城市空间与环境融为一体,这就是哈尔滨大剧院,马岩松的又一力作。谈到哈尔滨大剧院的设计,马岩松的话开始多起来。

  马岩松倡导建筑与自然融合,他坦陈,哈尔滨大剧院就是遵循这点进行设计的。

  “中国很多的大剧院都是在行政中心区,基本上是一个剧院功能的建筑而已,但哈尔滨大剧院却是坐落在湿地公园中间,当初规划的时候,还没有特别明确公园有几个建筑,当时有三个,后来哈尔滨市政府觉得应该做两个,那就是大剧院和工人文化宫,这样能更好地保持这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当时这里还没有规划和整理,很多市民在休闲和钓鱼,很生活化的场景让我有所触动,这就是人和自然结合的地方,跟那种在城区建一个建筑是不一样的,它超越了剧院的功能,首先是在自然环境下的建筑,其次才是它的功能。

  说起设计大剧院的构思,马岩松用了“自然”两个字。

  马岩松的设想是建一个自然中的建筑艺术品,要成为这种地貌的一部分,像是自然环境的延伸,让人在自然中去感受,让这座建筑成为这个公园中的一部分,它随时在与人们互动,随时能够爬上这座建筑,观赏周围的景致,这种意境跟传统追求单一功能或是地标建筑是不一样的,不是人们简简单单跟它照个相,而是让它成为艺术生活的一部分。

  最终哈尔滨大剧院竣工交付后,它优美的形体、高贵的气势,得到哈尔滨人最大的关注。有人说像雪堆,有人说像飘带,我的想象其实是水,让这个建筑流动起来,大家都觉得好,流动的建筑。”

  追求完美,让马岩松的设计不停易稿。“建筑要是没有建设时间,设计师就会一直不停地修改设计,总是觉得哪个细节可以变得更好,我们是一个国际团队,想让建筑每个细节都是国际水准,所以就不停地推敲再推敲,甚至有些地方都建好了,我们觉得达不到满意的程度还会调整。

  让建筑经得起时间检验

  当市民为城市有这么一个建筑感到高兴时,建设者就特别满足。

  马岩松告诉记者,我们用4年时间建设完成的哈尔滨大剧院唯美、浪漫,但建设难度却相当大。

  “该不该选择建筑工艺这么复杂、有挑战的方案,开始是有争论的,最终我们下了决心,但现实的困难就一个一个的来了。结构上采用全电脑控制的全是三维的定位,结构非常复杂,在里面看不到这些结构,人们看不到柱子,只能看到很飘的这种很轻巧的感觉,尤其在哈尔滨,要考虑雪的荷载,要考虑保温,像天窗这些玻璃都是四层,保温达到要求,重量就很重,颜色还要很透明。像外面的金属板,因为是异形的建筑,它的曲面就不一样,建筑的细节有点像皮肤的感觉,有肌里,这都是在汽车工业里的技术,做建筑还没有运用过,这里面有很多的创新。像金属板都带条形码,每块都是专门定做,不同大小,不能出现任何的差错。从整个设计到生产运输材料、到建造都是非常高质量的东西。

  声音也是重要的一环,剧院里要完全人声不能用麦克风,所以剧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还要兼顾视线和声音的结合,所以在建筑形状中又想达到两点,一个是感觉是一个大乐器,里面的有机形状用木质的内腔,像把乐器剖开的感觉,想让人一进去就能看到声音,感觉到这些曲面是声音造就的。这些给建筑带来难度,曲面的木头很难找到,最后用木条拼接,完全手工打造。不光是在视觉上和声音上表现好,还要有手工艺的感觉,去掉工业化的感觉。

  去过大剧院的人应该会注意到,坐在剧场里看剧,头顶一缕自然光倾洒下来,特别柔和、舒服。

  “既然人到了自然的公园里面看演出,就要感觉到与室外的联系,自然光要进来,让人感觉还在自然的环境中。后排就迎着自然光,演出时可以关闭,排练和参观时打开。这两点在建设中都具有挑战性,但后来都成为这个剧院的特色。全世界人都对这个设计和完成度非常服气,这跟实施团队的把握,包括其中出现问题的解决,配合得非常好坏息息相关。当时建设者们就是一个信念,要让这个建筑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马岩松希望他设计的哈尔滨大剧院在将来会出现一个现象,让世界各地的演出团体都愿意到这里来演出,让世界各地的人都愿意来哈尔滨大剧院看演出。让人们在哈尔滨这个精神家园,找到归属感、兴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