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又到"拼妈"季 晒厨艺,比创意,比脑力体力

24.10.2014  12:54

  进入10月,杭州西湖边的景区、博物馆,天天都不会冷场。捧场的除了各地游客,还有秋游的孩子们。

  和二三十年前,妈妈把火腿肠、果汁露塞进书包,就能信心满满祝孩子秋游愉快不一样,现在秋游的行前准备,许多妈妈要忙上几小时才能有点底气。

  稍加留心,你会发现,这几天的微信朋友圈里,多了好些妈妈晒厨艺,起因就是秋游。

  比如,秋游前一天,有位妈妈和读小学六年级的女儿一起准备食物,做了寿司。不过妈妈后来想想,这是要和其他同学分享的,隔夜总是不太好。于是,第二天早上,她5点起床,又做了一份新鲜的,希望女儿小学阶段最后一次秋游,能玩得开心。

  又比如说,一位妈妈下班赶回家,给一年级的儿子打点第二天的秋游行装,惊闻儿子班里有妈妈给娃做了寿司,为了不让孩子感到没面子,虽然已是晚上八点多了,仍搬出黄油、奶油、面粉,连夜烘焙了一只蛋糕,切成小块放在餐盒里,给儿子当秋游点心。

  看完这些故事,还不会做寿司烤蛋糕的妈妈,会不会有种去报烹饪班的冲动?

  好吧,到这个节骨眼上,只能说有这种冲动很正常。假如说,上半年升学季是“拼爹”时刻,那眼下秋游和运动会,绝对是“拼妈”季的前奏。

  本周,钱报记者随机调查了20名幼儿园和小学的妈妈,发现接下来的元旦演出、寒假假日小队活动和制作小报等,都是妈妈们比拼实力的重要场合。而且拼的不仅仅是厨艺哦,还要比拼创意、手工、才艺、体力、脑力,甚至摄影技术和化妆水平……记者之前去杭州城南一所小学采访运动会开幕式,亲眼见到学校腾出一间教室,供妈妈们给孩子化妆。运动场上,比同学喊得更卖力的,也是一群陪跑的妈妈。

  妈妈们这么拼,关心在意的还是孩子:有的是为给老师、给学校留个好印象,替孩子加分;有的是想拉近和孩子的距离,多点机会和孩子在一起;还有的是“被拼”,唯恐孩子因为“别人家的妈妈”,对自己失望。

  当然,也不是各个妈都那么拼。拼与不拼,显然和爱不爱孩子无关,但与妈妈的教育理念有关。那么一直提倡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尹建莉又是怎么看拼妈的?请看本期教育周刊带来的“拼妈”的故事。

  跟着妈妈去秋游看拼妈的十八般武艺

  这个周三,上午9点,停在杭州朝晖九区公交站的好几辆大巴,被一大群3岁小豆丁和家长团团围住。这是杭州朝晖幼儿园的秋游专车,每个班一辆。

  轮到小一班上车,除了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还有好几位妈妈想跟着去,拉着孩子的手凑到车门口站着,结果被维持秩序的老师统统拦下。在这轮比拼中唯一胜出的,是辰妈。

  因为辰妈是老师和全班家长公认平时为班级劳心劳力的家委会成员,思想境界比较高,到了外头,不会只盯着自己的孩子,还会帮老师一起照顾其他孩子。

  [1]  [2]  [3]  下一页 编辑:陈雪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