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攻坚路 百年卓越情】科学研究5年纪实
哈工大报讯(季萱/文 冯健 王若维 吉星/图)“十二五”期间,学校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际学术前沿,以学科建设为目标,以拔尖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为根本,以参与完成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为主攻方向,注重两化深度融合和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把握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一带一路”等重要契机,不断提升基础研究、协同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国防航天特色进一步加强,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科研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1、科研实力持续增长
截至2014年底,学校5年科研经费累计超110亿元,年均增幅保持在5%以上。2014年度科研经费总额25.12亿元,较2010年增长32.7%,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我校申请发明专利近8000项,申请量和授权量皆超“十一五”期间总量2倍以上,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近3000项,居全国高校第五位,科研实力稳步增强。
2、国家大奖捷报频传
截至2014年,学校5年内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9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21项,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7所高校中位居第一;获国务院部委奖48项、省级科技成果奖161项;4项技术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星地激光链路试验”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4项目入选教育部“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2011年10月25日,海洋二号卫星搭载的“星地激光通信试验项目”圆满完成世界上首次星地直接探测高速激光通信链路新技术试验。该终端为我国首次自主创新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对试验数据的分析、比对表明链路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3、国家重大专项稳步推进
学校参与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中16个重大科技专项中的14个,取得多项填补国内空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性成果;圆满完成一批我国首次开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航天重大核心任务。以“快舟”卫星、空间机械臂、激光通信、激光遥感、新体制雷达等为代表的一批标志性成果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我校已发展成为我国新概念航天器及有效载荷的创新研发基地。
学校参与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飞船系列研究工作,在机械臂、环境模拟装置、地面仿真设备等多领域取得突出成果,2011年被人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总装备部授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是35家获奖单位中的唯一高校;2012年荣获“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成功”纪念奖牌。
学校与工业部门联合,为载人航天工程研制了一大批大型地面模拟设施,圆满完成航天员失重训练水槽槽体、舱外航天服研制试验舱等设施的建设任务,有力保障了专项工程的顺利实施。我校已成为载人航天大型地面非标设备研制基地。
瞄准月球探测二期、三期工程,配合总体单位承担了月尘环境效应模拟器月尘补给系统、试验台系统研制、巡视器结构与机构研制、低重力模拟试验系统研制等项目,支撑了探月工程的顺利实施。在嫦娥三号任务中,我校成功研制出独具特色的刚柔混合式杆-索-轮变自由度转移机构,攻克筛网轮、月面机械臂、月球重力模拟、金属橡胶等多项关键技术,为任务最终成功完成做出重要贡献。
我校承担的双工件台系统样机项目是光刻机核心分系统,完成了项目一期建设,实现了三大核心技术部件国产化,正在开展二期建设,将打破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封锁。
伺服驱动及电机测试规范与测试平台项目是国内外首次搭建的,也是专项中唯一高校牵头承担的平台类项目,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高端引领作用,成为国际先进水平第三方国家级质量监督检验机构,争取到国际上的话语权。
我校牵头研制的“快舟一号”、“快舟二号”、“紫丁香二号”及与长光所联合研制的“吉林一号”4颗卫星圆满收官,成为国内唯一一所研发小卫星连战连捷的高校。
围绕“科研服务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组织40余人的学生研究团队,自筹经费,研制“紫丁香一号”、“紫丁香二号”两颗纳卫星。“紫丁香二号”于2015年9月20顺利发射升空,是我国首颗由高校学子自主设计、研制、管控的纳卫星,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4、基础研究水平大幅提升
“十二五”以来,学校累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科学基金790余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8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5项、国家创新研究群体2个。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批数量是“十一五”期间的2.5倍;形成国家基金委青年、优青、杰青、创新研究群体完整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链条。
5年来学校承担“973”技术首席达8项,位居高校前列,民口“973”实现 “零”的突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1830余项,经费10.7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3.2倍,其中工材学部获批项目数居全国前三位。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经费实现稳步增长,合计获批经费1.33亿元,其中对俄1.14亿,是“十一五”期间的1.6倍,居全国高校第一,并获批4个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基地。学校首批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并有14位教师入选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计划,2个团队入选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发表论文3万余篇,8个学科领域论文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较“十一五”末新增4个,材料科学全球排名第7。高会军教授入选2014年度世界最具影响力科学家榜单,为进入该榜单的唯一一位中国科学家。
人文社科研究发挥特色智库作用
黄志伟教授研究组第一次揭示了艾滋病病毒研究领域一直关注的艾滋病病毒毒力因子(Vif)的结构,对人类最终攻克艾滋病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成果在《自然》发表。
5、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5年来,学校建设面向国际学术前沿的基础与交叉科技创新平台、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创新平台、面向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3大类平台、53个子平台。国防科工局军工固定资产投资在研项目14项,总经费3.45亿元,建设了10多个研发平台。
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揭牌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
与中国工程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联合成立航天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与中国运载技术研究院、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联合成立多个研究中心。
6、产学研合作硕果累累
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和“东北振兴”为契机,以军民融合、两化融合为重要创新方向,提高创新能力,提升服务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能力,创新体制机制,全力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
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推动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积极探索大学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与机制体制,充分调动教师进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受到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充分肯定。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哈尔滨市就成立企业81家,解决就业1.2万人。4家企业上市。
推进了哈工大宜兴环保技术研究院等6个研究院建设,汇聚项目孵化和成果转化经费及基金8.03亿元,项目224项,新孵化成立企业69家。
抓源头、促融合、重转化,持续有效地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围绕我校产业技术集中领域,先后成立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焊接产业集团、激光通信研究基地、雷达信息科技研究基地。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成立不到1年的时间,已发展成为下辖6个事业部、28家子公司,业务遍布哈尔滨、北京、上海、重庆、深圳等国内主要城市以及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区的机器人研发、生产、服务企业。
未来,将重点建设光产业园、利剑产业园、通讯和信息产业园、物联网产业园、航天产业园、土木环保产业园6个主题产业园,以及大学生创业企业孵化中心,同时吸引哈工大的技术、成果、人才溢出的企业,以及省工研院孵化基地(科技创新城加速器)孵化的中小微企业逐步进驻,争取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为哈尔滨市打造成一个产值可达100亿元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7、协同创新再谱新篇
“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
2013年,以我校与航天科技集团联合成立的空天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为基础成立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全国首批14个“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之一。目前中心建设工作全面实施。学校制定了“中心创新团队及人才建设改革方案”,完善了绩效考核奖励的标准和条件,完成了“2011 计划”创新人才岗位设立和首批A类团队的申报与认定工作,学校多次在教育部组织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做典型发言,在国内各高校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目前,我校已有19个一级学科开展了各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有效推动了学校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快速发展。
大科学工程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项目进展顺利,已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立项批复,总投资约15亿元,其中,国家投资约12亿元,工业和信息化部投资2.1亿元,省市政府提供约35万平方米的建设用地及相应配套资金支持。学校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项目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已进入可行性研究论证阶段。
在“985工程”经费和基本科研业务经费的支持下,开展了超高真空互联装置、电磁波与黑障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研究装置、弱磁实验验证装置等预研工作,大部分设备已设计完成进入加工制造阶段,关键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得到进一步验证。组织体系不断发展完善,正式成立“大科学工程专项建设指挥部”,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