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育稻苗少病又环保

15.09.2015  12:13

  鸡东县向阳镇红卫村张明武,发明了用玉米秸秆做水稻育苗培养基,不但解决了农民取土育苗而破坏了耕地的问题,还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出一条走生态农业的新路子。 

  张明武身为2级残疾,但他身残志坚。近几年,他看到农民取土育苗一年比一年难,不但损坏耕地(每亩育苗土需0.4立方米)农民还因争土源而吵架,取回的土杂菌多,育出来的稻苗病虫害也越来越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他以各种秸秆为原料反复试验,最终选用玉米秸秆做基料,通过玉米秸秆发酵,获得稻苗生长期全营养成分的足够需要,稻苗长势特别好,根系也特别发达,相对于用其它方法育出的稻苗,利用玉米秸秆做培养基育秧,苗床保温好,秧苗根系发达、生长快、病害少、成本低。 

  从2011年开始,他在齐齐哈尔市、黑河市、建三江农场、虎林、密山、鸡东等地区共搞了11个无土无病秸秆育苗示范点,用户反映非常好。五大连池市星火村谢连发,采用该技术育300亩的水稻秧苗,长势好、根系发达。虎林市856农场23连王玉国采用该方法育苗6000平方米,秧苗长势很好,整个育苗期无病。密山市李如军也是采用此方法育稻苗,根壮苗绿,从育苗到插秧始终无病。 

  此技术已连续五年用于生产,有很多农户连续三年用此方法育苗,苗期基本不发生病害,仅苗期不喷洒农药每亩秧苗就省掉120元。用玉米秸秆育稻苗栽培返青快,产量高。鸡东县农民赵云飞、刘展云他们俩种1000亩水稻,每亩地打水稻1500斤,比用有土育苗栽培水稻每亩多打200~ 300斤。 

  张明武发明的用玉米秸秆发酵做培养基培育水稻秧苗,成本低,容易操作,普及率高。一是不愁原料。黑龙江是玉米主产区,秸秆原料十分丰富。二是加工操作非常简单。方法是:玉米秸秆经过15~20天的发酵期,然后把发酵好的秸秆进行粉碎,粉碎颗粒达到使用要求,再进行烘干晾晒装袋,用户就可使用了。用玉米秸秆做水稻育苗培养基,每平方米的培养基料只需要5~6元的成本,因苗期不得病省去大量购买农药钱,经济实惠,农民非常愿意采用此项实用新技术。 

  利用玉米秸秆做水稻育苗培养基,既解决了玉米秸秆污染环境问题又改良了土壤,还为农民增加了收入,农民卖一亩地的秸秆最少收入80~100元,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可为国家增产粮食,可为农民增加收入。此技术防污染、降成本、增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