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市场弱稳定去库存化或加力

22.02.2016  09:46

  2016年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两稳一降”,体现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这也是自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出台以来的第一次下调。 

  虽然早籼稻最低收购价下调只是迈出了一小步,但却迈出了最低收购价政策调整的一大步,打破了最低收购价只涨不跌的惯性思维,拉开了最低收购价改革的大幕。 

  政策落地为市场吃了“定心丸” 

  随着2016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最终落地,预计将对新年度的稻谷生产、流通及安全产生积极的影响。 

  有利于稻米市场基本稳定。 

  2016年稻谷最低收购价的公布,给了市场一个明确的预期,且有国家作为后盾来兑现。即使出现利空因素导致稻米市场下跌,2016年新稻收购价格也将不低于最低收购价,从而有利于继续稳定国内稻米市场信心,防止稻米市场大幅波动。 

  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 

  目前稻米比价相对较高,不但高于玉米、小麦,也高于大豆、棉花等作物。可以说,2015年三大粮食作物中,种稻效益是最好的。同时,与国际大米相比,我国稻米价格也相对较高。稻谷最低收购价的公布可以将稻农的种稻收益提前锁定。虽然早稻最低收购价略有下调,但对每亩早稻的种植效益影响只有十几元。只要不发生意外灾害,农民增收将得到保障。 

  有利于保障稻谷生产能力。 

  今年稻谷的种植收益仍有可能相对较好,农户种稻积极性仍将较高。预计2016年稻谷生产仍有可能继续丰收,但各品种之间会有所微调。在政策的调控下,预计东北存在减少玉米耕种面积而改种粳稻的可能性,粳稻产量可能进一步增加。早籼稻在需求萎缩和最低收购价下调的双重打压下,面积可能小幅下降;中籼稻种植面积可能有所增加。同时,农户种稻积极性提高,也将有力地保障国内稻谷生产能力。 

  因此,在稻谷最低收购价基本保持稳定的支撑下,预计2016年稻米市场仍将保持弱稳定,供给和需求两侧的改革预计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托市预案启动的可能性仍较大,产量高、进口高及库存高的“三高”现象预计仍将持续,后期更大力度的去库存化改革预计也将适时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