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卖到澳大利亚

24.06.2015  12:06

  黑龙江晨报讯(记者 夏雪) 当“互联网+”遇到“龙江绿”,一根网线,这端牵着产自黑土地的优质农产品,那端牵着全球餐桌,二者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给“龙江绿”贴上二维码 前世今生一“”全知道

  当前,食品安全得到国内外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关切,在消费者对安全优质放心食品需求日益增大的新形势下,黑龙江省作为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绿色食品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多项指标始终居全国首位。

  陆昊在黑龙江省“互联网+”推进工作会议谈到“互联网+”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时表示,农业的要害问题在种植环节,渠道品牌再好,产品品牌再好,都要保证种植环节是最好的。因此,通过互联网让消费者看到绿色食品的种植环节至关重要。

  近日,宝清县中天阳光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香瓜作物已经成熟,顺利通过《黑龙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平台》生成并打印出二维码,这标志着我省第一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二维码打印成功。今后,老百姓在购买此产品时,只要拿起手机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清楚地看到产品的相关信息,并可通过溯源码在《黑龙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平台》查到更进一步的信息。

  电子追溯系统由二维码和物流编码系统共同组成。食品上的二维码相当于一个透明的食品安全监管平台,消费者、卖场和职能部门都能参与,可以倒逼厂家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其追溯的信息由供货商提供,全部录入电脑,一段时间内不能修改。

   “龙江绿”不久将被端上互联网 抢搭电子商务顺风车

  当前,“互联网+”浪潮来势凶猛,席卷了全球各行各业,农业也不例外。农业如何在这场变革中抢搭顺风车,电子商务是一条捷径。农产品电商被认为是电商的最后一片蓝海,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五常市杜家镇七一村村民陈大力就在这条“蓝海”里尽情徜徉了一把,他用全新的方式体验着新型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的新含义。在淘宝开店不到一年半的时间,他的大米不仅走向了全国,还漂洋过海,卖到了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在刚刚过去的30天里,他家的新五常“稻花香”大米销售了6万多斤。陈大力说,网店是他和父母、兄弟一起经营的,主要卖自己家种植的“稻花香”大米,还卖一些黄豆、绿豆等五谷杂粮。他没想到,网店刚开一年,父辈只会种不会卖的“稻花香”大米就变得供不应求。看到网店销售大米的广阔发展前景,陈大力意识到“是时候从传统销售模式向网络化营销模式转变了”。

  大兴安岭青年刘吉良2013年参加团委组织的电子商务学习班,在糯米网、一号店、58同城等平台经营蓝莓干、蓝莓果。他说,一般一天能卖七八十包,每年能有十来万的利润,现在好几个朋友也加入了。下一步,他将依托当地基础做自己的物流、集散地,设计产品商标,挖掘林下资源、林下产品,让大兴安岭蓝蓝的天、清清的水孕育的好东西推向市场。

  不久前,在“共青团青年创业基地”举办了一期青年绿色有机食品电商培训班,来自农村、城镇的40 名青年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培训。叫得响的龙江绿色食品不久将更多地被放到网络上销售,会有更多的龙江青年开起网店,卖龙江特产绿色食品。

   整合资源打“品牌” 4 种渠道实现网络营销全覆盖

  今年初,《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市场推广工作方案》出台,我省发力打造绿色食品第一大省品牌形象。《方案》提出,推动和支持企业借助产品品牌和渠道品牌, 通过旗舰店、连锁店、主流超市、电商网络4 种渠道覆盖全国营销网络。利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电商营销网站,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经销绿色食品,实现相互补充、稳步发展。通过线下销售提供直观体验,树立品牌形象,缩短与顾客距离,并为线上销售提供配送和支撑,通过线上销售为线下销售拓展渠道和延长时间,培育未来销售主流渠道。

  目前,省内众多绿特食品企业已经看到“网店”的商机,纷纷从实体店转战“网店”。而我省正在整合资源打“品牌”,本土专业的绿色食品网上商城已于2014年12月19日正式上线,300家绿色食品企业已入驻该商城,产品质量经过层层把关,让海内外的网友均可通过该网站,实现网上直接交易买卖,轻松买到实惠质量又好的龙江绿色食品。作为我省最大的绿色食品展览交易平台,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交易中心也于2014年9月26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该中心重点展示了全省13个地市推荐的260多家大型特色绿色食品企业的近700件商品。其产品查询及追溯系统共收录477家企业,前来参观的市民只要在展馆内的智能终端——“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平台”上按索引操作,就能将黑龙江省的绿色食品“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