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共治 重点突破 深入推进税收征管体制改革

13.06.2016  14:52
      《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印发以来,上海税务部门以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为主线,发挥国税、地税合一的体制优势,着力推进税收共治,全面对接、细化、落实各项工作,实现关键重点领域突破。

   一、强化协作协同,实现同心同向同行

  上海税务部门深刻认识到,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牵涉广、任务重、难度高,推进改革的关键点是凝聚各方共识,着力点是形成税收共治,突破点是本地化融合,落脚点是保障执行力。

   一是紧贴地方实际,争取党委、政府支持。 先后3次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改革方案出台背景及税务总局要求。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直接指导和关心下,上海税务部门从贴近上海“十三五”规划发展,贴合自贸区、科创中心建设的迫切需要,贴实税收工作瓶颈难点的角度,推动出台上海《实施方案》。目前,《实施方案》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并建立了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担任召集人,市发展改革委等26个部门作为成员单位的联席会议制度。

   二是聚焦共享共赢,强化横向协作。 坚持不等、不靠、不停、不拖原则,全面梳理税务部门牵头或参与的跨部门合作情况,汇总工作难点、推进堵点和信息盲点。在此基础上,秉持换位思考、共享共赢理念,兼顾融合自身与其他部门的所需、所求、所急、所虑,经与相关部门反复沟通协调,以发文形式征求意见,形成首批5大类14项协同共治项目,并同步建立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牵头部门负责人、联络员三级沟通机制,跨部门合作在营改增、金税三期上线等重大改革推进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应对包括酒店行业以营改增为由涨价等多项工作中,有效提升与商务委、经信委、住建委、金融办、新闻办、财政局、物价局、旅游局、统计局、人保局等部门的协调应急效率,有力助推了改革推进。

   三是全方位保障,提升落实执行力。 将落实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各项任务,作为年度工作重点,全方位予以保障。 夯实组织保障。 成立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督促落实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改革推进中的问题,定期通报改革工作进展。 夯实目标保障。 要求各部门准确理解和把握改革内容,并与当前各项重点工作紧密衔接,科学合理确定改革目标。经三轮部门间会签反馈、三次局长会议审议,从税务总局62项“各地积极探索实施的改革内容”中,选定10个重点项目;为发挥上海税务体制的优势,又自主确定7个创新项目,形成69个改革项目。 夯实执行保障。 对确定的每一项改革项目,逐一明确分管领导、牵头和配合部门,形成时间表、路线图,实施全流程网上督办监控,纳入绩效考核。 夯实思想保障。 把《方案》学习纳入全员年度培训必修课程,制作总时长120分钟的6集网络课程,让全体税务干部关注改革、参与改革,形成改革合力。

   二、分类推进落实,实现重点关键突破

  目前,10个重点项目、7个自主创新项目均取得阶段性成效;其他52个项目,按照总局部署和既定计划,稳步有序推进。

   一是重点项目实现突破。12366上海中心建设加快推进。 实现双语网站、双咨询“双平台”上线,累计接听来电近5000个;开设5个双语专题栏目,形成20万字中、英文数据文本;上线手机APP,推出资讯、查询、预约、办税、互动5项功能,发布稿件逾700篇。 自贸区服务举措优化创新。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2.0版出口退税项目在全国率先上线,实现“一点登录、一次递交、一套标准、一平台反馈”。增值税申报“月转季”减负明显,全市已有近千户软件类科创企业享受优惠,增加企业周转资金5.6亿元。 长江经济带跨区域信息共享。 试运行税收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首批4大类、11张表、212个数据项在线共享,11个省市国地税部门已累计上传数据近50万条次,下载数据超过400万条次。 纳税风险分级分类管理。 与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形成配套,预先专题布置,仅用2个月时间已完成对近万户纳税人的风险评估和应对,查补税款及滞纳金逾7000万元。 税务稽查选案、税警合作实现模式创新。 首次实行先开展案头风险分析评估查找高风险纳税人、再开展定向稽查的工作新模式,筛选虚开增值税票疑点企业1200余户。税警成立联合专案小组,成功查办黄金发票虚开案等重大案件。 防范国际税收风险,反避税取得新进展。 形成“反避税与经济分析相结合,经济分析助推反避税工作”模式,组建经济分析师团队,完成3.4万字的《奢侈品行业经济分析报告》,积极开展奢侈品企业双边预约定价谈判。 税收公职律师制度正式推行。 制发了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两个配套文件。

   二是自主创新项目亮点突出。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分类监管。 实行“联合认定、共建平台、入库监管、分别核算”,形成内外贸业务、货物与服务业务有机融合的多元格局。 出口退税“无纸化”管理升级。 近8300户出口企业取得“无纸化”管理试点资格,累计退(免)税171亿元。 电子税务局建设持续推进。 整合个人纳税信息查询及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申报系统功能,启用“上海市个人网上办税应用平台”,大幅提升个人网上办税的便捷性与实效性。 推行“房产一体化”免填单。 对涉及房产交易纳税申报、契税和个人住房房产税减免的5大项100小项业务,全面实现免填单服务,并试行“免填单”服务系统。 涉税事项附列资料要素化采集。 完成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等8个事项要素化填写业务需求开发。 税收业务事项操作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 针对基层分局操作中的执行差异,专门制发管理办法,开展确定性管理,实现责任主体、适用对象、工作流程和管理要求“四个明确”。

   三是其他项目稳步推进。税收信息对外提供机制不断完善。 制订《第三方涉税信息采集交换和应用管理办法(试行)》,推进深化与发改委、商务委、统计局、工商局等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积极获取第三方数据资源。 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信息比对应用不断强化。 通过对1.3亿份发票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筛查出疑点企业4600余户,核实发现问题企业2200余户,查补增值税22.5亿元。 电子发票推行提速。 增值税普通电子发票试点企业扩大至46家,涵盖京东商城、1号店、太平洋保险、肯德基、星巴克等知名企业,累计开具电子发票近8000万份。 “银税互动”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 银税合作签约涵盖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等4大类25家银行,共享包括企业状态信息、信用信息、纳税信息和经营信息在内的4大类25项信息逾30万条,完成向中小企业贷款7.8亿元。 涉税审批持续规范提效。 梳理区县级税务部门权责清单,明确权力事项335项,对应的责任事项594项;全市基层办税服务厅均已设置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受理专窗。

   三、发扬钉钉子精神,疾行不止深化不停

  上海税务部门将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方面,攻坚克难、保持快速推进态势;另一方面,深化总结,推广经验,树立典型。

   一是尽快推动共治项目全面“落地”。 运用联席会议机制,进一步确定首批14个协同共治项目推进时间表、责任书,对交叉责任从“细”明确,对执行标准统“一”口径,对程序环节从“简”从“便”,推动首批共治项目尽早、尽快落地。

   二是尽早推动重点项目“结果”。 针对重点、创新改革项目推进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集中研究、加快协调解决。强化专项督办,落实销号,实施电子化、痕迹化管理;将项目考核与组织和个人绩效挂钩,推进重点领域突破。

   三是抓紧评估选优育苗“生花”。 开展半年度阶段评估,分类、分项进行归并整合、补充完善、调整更新。结合“树典型、创示范、带全面”活动,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及时总结、宣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