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竞争力必须打通产业链条第一环
隆冬时节,走进位于黑河市爱辉区的北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建的全自动腐竹生产加工车间,扑面而来的是一股豆香味儿。穿过进料煮浆车间,里边是宽大的挑浆成型车间,四条由一个个晒浆池相连的全自动挑浆生产线并排安装在这里。车间里静悄悄的,没有加工,不过墙上的水汽和晒浆池内残存的豆浆都无声地传递着加工的痕迹。
黑河市北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宁明旭告诉记者:“休整一个月再开工,迎战年前的销售旺季。2019年我们打算将全自动腐竹加工生产线扩大到30条,因为市场太好了!广东、香港等地对腐竹的需求量非常大,产自黑龙江省的非转基因腐竹产品非常受欢迎,一上市就供不应求。”
宁明旭摩拳擦掌迎新年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企业有充足的低价原料供应。作为省内最早一批走出去从事境外农业开发的科技型企业,除了境内的合作社,企业在俄罗斯还建有60万亩耕地的农场,年种植大豆40万亩左右,近些年已通过农业合作回运大豆30多万吨。
北丰农业的成功经验,直观诠释了一个事实:振兴龙江大豆,必须打通产业链条第一环,不仅要种出充足的好大豆,更要解决大豆斤粮成本问题。
降低斤粮成本打通大豆产业第一环之必须
作为大豆原产国,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不仅是国计民生之需,还寄托着国人精神振奋之任。纵观以龙江大豆为代表的国产大豆面临的种种困局,产量低、效益低、斤粮成本高是导致竞争乏力、前路崎岖的根本原因。
省大豆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首席专家、东北农业大学教授龚振平说,打通大豆产业链条第一环,首先必须解决大豆种植比较效益低问题,实现降低斤粮成本的目标。这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单产,二是在保证产量前提下降低成本。
据介绍,和发达国家相比,以及和大豆应有的产量比,黑龙江省大豆单产还有巨大的差距和提升空间。全世界大豆最高单产大约731.5公斤,我国的最好记录是400~450公斤;在生产上,大豆的世界平均单产为170公斤,美国的平均单产为238公斤,我国为120公斤,黑龙江省略高于全国平均,但也只有135公斤。
同样的土地同样的生产过程,单产差距的结果自然造成斤粮成本的不同。由于生产规模、生产方式、生产技术的差异,以龙江大豆为代表的国产豆斤粮成本高达2.28元,而占据国内大部分市场份额的美国大豆,斤粮成本只有1.12元,不到我们的一半。这导致美国大豆漂洋过海运抵我国,到港价仍比龙江大豆的产地成本低,价格竞争优势显而易见。
科学轮耕打通大豆产业第一环之前提
虽然黑龙江省大豆平均单产远低于世界相关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但在同一块黑土地上,农垦系统的大豆平均单产却可与之持平;在黑龙江省一些农业合作社,也可以创造相同甚至更高的单产水平,与大多数的农户生产形成明显差距。在黑龙江省,还有一个待解之谜:就是很多大豆品种的试验示范产量和大面积生产的单产水平有很大差距。
省农科院总农艺师闫文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建国以来我国的大豆生产取得了巨大进步。表面看我国的大豆面积和总产水平变化不大,但由于种植区域不断北移,气候条件、雨热条件都大不如从前,维持总产不变的原因就是科技进步的结果。
建国以来,辽宁省北部、吉林省及黑龙江省南部全都有大豆种植,在黑龙江省绥化以北基本不种大豆。后来,辽宁省基本不种了,吉林只有几百万亩,黑龙江省气候条件较好的一二积温带种植面积也只有几百万亩,绝大多数的大豆都种在了中北部的三四五积温带,气候条件远不如从前。而在美国,大豆生产始终采用最优良的气候和土地资源,美国大豆主产区位于北纬40度~43度之间,年降水量在800毫米~1000毫米,哈尔滨所在的北纬45度,在美国都是生产副区,其光热水条件之好,远超我们的大豆主产区。另外,美国大豆生产方式全部采用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管理成本低;生产技术上,主推耐密品种,每公顷株数在35万~40万株;品种生育期按无霜期退回15天选择,通过田间自然风干,增产提质。这些,是美国大豆斤粮成本低的综合因素,也是我们的劣势所在。
相对于种植区域和种植条件,种植制度是现阶段更便于操作的提升大豆竞争力的手段。导致龙江大豆“竞争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普遍建立可持续的轮耕制度。“油见油,愁上愁”——作为油料作物,大豆生产最忌重迎茬,这会导致病虫害严重发生,既影响产量又影响大豆品质。但由于在黑龙江省北部地区“一豆独大”,缺乏必要的轮作品种,致使重茬迎茬在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普遍发生,这种严重违背大豆生物学规律和农业生产科学规律的行为,既造成黑龙江省大豆单产水平低位徘徊,又是导致大面积生产的产量水平远不如试验示范的根本原因。为此,专家呼吁,打通大豆产业链条第一环,亟需建立科学的轮耕制度。今年黑龙江省大幅提高了大豆种植补贴,使其与种玉米的效益基本持平,这是很好的一个政策导向,希望各地提高认识,尽快建立科学的轮耕制度。
打好绿牌打通大豆产业第一环之要义
采访中,龚振平教授给出了打通大豆产业第一环的另一个关键,就是产品的出路问题。他说,降低斤粮成本可提升大豆竞争力,是从生产上打通产业第一环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保证生产出来的大豆顺畅地销出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才能真正打通产业振兴第一环。从目前看,在油用大豆上我们不具备竞争优势,但在食用大豆上我们大有文章可做。黑龙江省应该充分发挥绿色非转基因优势,大力发展食用大豆生产,利用政策导向促进本地加工,并根据主销区的消费喜好开发产品,不断扩大市场。
作为全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地级市,黑河已在这方面先走一步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近年来,该市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良和大豆品质优异的优势,从研发应用、基地建设、产业延伸、品牌推广等方面持续发力做好大豆文章。通过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探索集成绿色生产技术模式;建立黑河大豆院士工作站,以科技助力绿色功能性专用特色大豆产品研发和基地建设;依托异黄酮、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等12项指标含量均大幅高于全国平均的优势,集中打造“黑河大豆品牌”,取得了产业稳、销售好、效益增的好成绩。2018年,黑河市域大豆种植面积1671.5万亩,占全省的31.2%;其中,地方大豆种植面积1204万亩,占全省的22.5%。全市新建的23个万亩大豆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攻关示范片,平均单产达到172.27公斤,比全市平均单产增加20%。大豆在当地的销售价格为每公斤3.5元左右,比黑龙江省其它地区每公斤高0.06~0.1元。(记者张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