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兴隆管局让精神的力量落地生根

16.10.2014  14:11

  



管理局举办全民健身运动赛场。


社保志愿者走进基层为民服务现场。


总局在八五三将军山公园召开践行活动推进会现场。

第二届感动红兴隆人物颁奖晚会现场。张伟/摄

  陆书鑫 记者 井洋

  金秋送爽,大地流金淌银。9月22日下午,红兴隆管理局举办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迹报告会, 4位先进人物的生动事迹令人震撼和感动。

  红兴隆管理局局长王贵高兴地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是价值追求的孕育和培养。用价值追求塑造美好梦想,从而达到凝魂聚气、人心思进、固本强基的作用,切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正能量。”

   立德树人强本固基

  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中,红兴隆管理局明确了“忠实、诚信、仁爱、自强、忘我”为核心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寻找理想信念的共鸣。

  宝利采金公司91岁的退休职工赵希舜老人几十年对因车祸变成植物人的儿子不离不弃,困境中照顾儿子从不给组织添麻烦,被评为首届“感动红兴隆人物”。他的事迹在全管局上下广泛传播后,产生了共鸣,许多社会爱心人士和个体工商业主纷纷前来慰问他,学习他仁爱自强的精神。

  管理局坚持联系实际,用自我挖掘出的“最大公约数”来教育引导每个人崇德向善。在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的原则下,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积极探索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最美红兴隆人”的大主题下,常年开展了“感动红兴隆人物”、“十佳公仆”、“建局以来不能不说和不能不写的50个英模人物、改革开放30年20个先进集体和10个先进人物的‘521’评选活动”、“红兴隆最美少年”、“最美诚信企业和个体经商户”等先进典型人物评选活动,共评选出典型人物200余个,制作了多台专题晚会,编印成了《感动红兴隆》系列从书,录制了电视专题片,在社会广泛宣传。“雷锋的哥”出租车司机郭新平的事迹在社会流传后,只要到6月高考时节,都会有百余台出租车贴上“爱心高考车”标志,免费接送高考学生。江川农场出租车司机崔晓宇被郭新平的事迹感动,组织20台出租车成立了“雷锋车队”,常年开展为民服务。北兴农场年逾7旬的杜培贤老人利用多年的养蜂经验,组织26个贫困、低收入家庭成立了养蜂协会,无偿传授技艺,年实现收益260余万元。红旗岭农场司法工作者田红霞利用专业特长,开办了“红霞工作室”,免费为群众提供服务,被大家称为“法律服务110”。

   创新管理增进和谐

  红兴隆管理局以机制创新为切入点,完善了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和谐。

  走进双鸭山农场阳光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介绍,原来由于各种收费不透明,群众缴费积极性不高,自从农场成立了服务大厅、设立了知情窗口、采取“一站式”服务后,各项费用收取均实现零拖欠。

  红兴隆管理局把社会和谐稳定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脚点,以弘扬正气来树立纯朴民风。在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全面进步的总体任务下,以机制创新贯穿实践的始终,有效地保证人们最直接、最现实、最根本的利益不受损害,形成了团结友善的良好社会氛围。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呈现出日益增长和多元化的特点,管理局的业余文化生活欠缺曾一度成为了焦点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管理局创新了“行政主导、协会牵头、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新机制,将行政由“包办”向“管理”职能转变,公共文化服务由行政“买单”,社会活动由协会主持,全局共建立300多个文化体育协会,直接吸收会员超过6万人。今年,管理局局属城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2个,50余万元活动资金全部实现社会化筹集。

  通过体制创新,管理局积极化解经济快速增长与群众利益保障不相适应的矛盾。通过《红兴隆网》开展问卷调查,收集民声;建立大调研制度,广泛听取民言民怨;实施了开门办公,接受民查民督;健全的机制畅通了群众诉求的通道,使群众利益需求置放在阳光下。3年来,红兴隆投资上百亿元,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民生问题360余个。

  为切实增强行政职能部门服务社会的能力,管理局创新建立了内部管理机制,实行了包保责任制,即按照职能化解矛盾问题,直到群众满意。机制的促动,使管理局60岁以上老人可以半价乘坐公交,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品学兼优的贫困高中生免费就读“宏志班”,考上大学给予1万元助学金;低保贫困家庭日常生活用品免费到“慈善超市”领取,实施大病医疗救助。

   党建先行凝魂聚气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凝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红兴隆管理局以核心价值观为动力,以“中国梦”为愿景,淬炼了“最美农业公园、最靓世界农都”发展目标,凝聚“奋力超越”的精神力量。

  管理局建立起以党委为核心的“一体化”工作大格局,实施了“融入型”党建工作法,倡导社会力量要聚合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彻底解决“两层皮”的问题。

  “融入型”党建凝聚了发展的积极因素,在千里现代农业示范带建成的基础上,又融入建设千里文化示范带、千里“清风净土”示范带和千里党的模范区示范带。八五三农场第五管理区依托优质水源,在示范带上打造了“天鹅湖有约”文化融入型水稻品牌,用美丽的传说推介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使稻谷均实现产前销售,每斤销售价格比市场高出3~5分钱。红旗岭农场在示范带上创新设立了“窝棚党小组”,有69名党员成为水稻生产领军人,为群众有效解决各类难题300余个,筹集生产资金780余万元。

  为确保“融入型”党建的作用发挥到位,管理局建立了牵头部门主抓、相关部门配合、全局协调开展的新方式,确保各项职责有效落实到位。新方式给工作带来了新活力,全局以农业立局、工业强局、城镇树局、文化兴局、旅游名局的“五局”战略为方向,汇集各方力量,全力打造“文、游、农”相结合的新经济体系,以现代化大农业为基础,发展文化旅游新兴产业,既拓展了农业的生产经营功能,又加快了农业效益最大化实现的步伐。为此,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管理局将传统农业与现代理念相结合,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融为一体,建设具有强大生产功能、优美旅游观光环境、显著综合发展效益,多元化、复合型的生态经济系统;着力塑造以“现代农业先行区、宜居城镇示范区、红色文化展示区、生态环境保护区”为内涵的现代化大农业景区,打造“人地共生”的生态发展模式;借助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山林水草资源,建成3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3个重点旅游景区、23个生态农业景观点和17个生态林业景观区;实施了“农业画廊工程”,全力打造面上草坪化、点上花园化、带上景观化、农田条格化、生产集约化的“新五化”观光农业。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