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反腐、“1比9”式追责 看纪委正风肃纪“组合拳”有多“狠”
新华社哈尔滨12月26日电(记者 强勇 )针对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哈尔滨市创新技术手段,持续推进“大数据”反腐促廉,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好环境,并入选了中纪委监督执纪问责信息管理系统试点。
“大数据”促廉
房产不在其名下,但水电气、物业费都由朱某缴纳。哈尔滨市纪委调查人员利用大数据,一举查清市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原主任朱某的问题,其挂在他人名下房产多达11套,远超其收入水平。进一步调查证实,朱某存在严重违纪违法行为。
随着正风肃纪进入“深水区”,一些“四风”问题和腐败行为更加隐蔽。近年来哈尔滨市以技术手段辅助制度建设,对不正之风广覆盖和“深挖”。其“大数据”平台有以下特点。
一是打破政务、社会大数据的壁垒,实现共享。平台有11个模块,汇集201类、312亿条数据,涵盖全市47万余名党员干部及公务员信息,可做到身份、房产、车辆、企业注册、银行轨迹等关键信息“一站式”查询。朱某“现出原形”,正得益于大数据的资源。
二是“治病”于初,防养痈成患。大数据对个人收入、房产、经商、出境、民主测评等重要事项自动预警。例如,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考验处原处长侯某任职前后消费水平明显变化,引起注意。侯某任职5年乘航班54次,头等舱占24次,而此前4年乘航班19次,无头等舱;任职后妻子出国(境)18次,而此前仅出境一次。经查证侯某有严重违纪问题。
三是让信息“多跑路”,提质增效。纪检监察机关常需调取大量信息,以往靠跑部门、问情况、要数字,耗费大量精力,而大数据极大提升效率。例如,过去查询房产信息,登记信息在松北区,联机备案合同则在道里区,现在足不出户,通过大数据10分钟即可完成。
据哈尔滨市纪委介绍,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利用“大数据”等方式,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669起,处理2180人;严查“关键少数”腐败,查处各级党政“一把手”671人。
掀“问责风暴”
哈尔滨市依兰县中学教师冯群超上课时,公然向学生索要教师节礼物。曝光后冯群超被清出教师队伍,包括校长、教育局局长、副县长、县纪委书记等9人被追责。这次“1比9”式追责,严查快结,被中纪委、教育部纪检组作为示范案例。
哈尔滨市建立起“两个责任”监督考评系统,2014年以来查处落实“两个责任”不力案件529件,追究责任806人。“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正成为常态。
“1比9”式追责只是一个缩影。今年11月,哈尔滨市纪检监察部门查处、问责了129名为非法营运出租车充当“保护伞”的党员干部及工作人员,问责人数创全市历史之最。其中,市交通运输局原党组书记、局长谭洪志,纪检组组长刘伟等人,受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等处分,起到极大震慑作用。
“责任追究是党风廉政建设最后的防线。”一位纪检干部说,过去有的监察人员怕得罪人,对监督畏首畏尾,导致违纪问题形成破窗效应。落实“两个责任”后,对主责者、监督者的惩处“一个都不少”,近年查处89名纪检人员。
2014年以来,哈尔滨市出台《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两意见、一规定”“两办法、一细则”,建立“两个责任”责任清单、履责记实档案体系,从制度上保证了监督追责常态化。
漫画来自网络
“正风反腐没有完成时”
“没有好作风,就难以营造好的营商环境。”枫叶小镇文化旅游(哈尔滨)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树伟说,作风好转了,工作效能相应提升,项目从摘牌到施工不足两个月,时长是往年办理周期的五分之二。
温泉小镇背后,是哈尔滨市“抓作风就是抓发展”理念的直观呈现。一系列政府转作风、转职能的“组合拳”,带动了干事兴业、利企便民的好环境。过去五年中,哈尔滨市民间投资年均增长25.6%,占全市投资比重高达78.1%,共生效应逐渐显现。
但党风廉政建设进入新时期,也面临着一些顽固问题和新挑战,尤其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仍易发、多发,治理难度只增不减。
大操大办“化整为零”、违规福利“包装隐形”、公款吃喝“闪转腾挪”……哈尔滨市纪检监察部门归纳出了隐形变异“四风”的7大类、多达22种表现形式,严防“四风”反弹还将面临持续考验。
“门好进、脸好看、事仍难办的‘新衙门作风’开始滋生。”市委作风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说,脸热心冷,其实反映出某些办事人员骨子里漠视群众。这表明改革仍需发力。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正风反腐没有完成时。一是要重点关注扶贫、教育、医疗、征地拆迁等领域,严查群众身边的“天大小事”和“微腐败”,增强群众获得感。二是深化纪检监察改革,加快推动成立省市县三级监察委员会,形成正风反腐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