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肠道入路内镜手术污染世界难题有新解

15.09.2014  09:45

 

利用消化内镜操作技术,经肠道入路深入腹腔进行手术,堪称是微创且体表无斑痕的好办法——但因肠液、粪便所致的腹腔感染,又使大多数术者对此新方法望而却步。近日,哈医大附属二院消化内科主任刘冰熔教授以创新性的思维模式,设计出了一种新型肠道术野保护气囊并首次应用于临床,成功地避开了腹腔污染的“雷区”,为肠镜下各种诊疗技术的开展提供了安全保障。经检索查新证实,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到类似报道。 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诊疗器械的逐步研发及内镜操作技术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传统外科术式正逐渐趋于微创化。经人体自然腔道(如胃、直肠、阴道和膀胱)内镜手术(NOTES)技术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随之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其中,经肠道入路进到腹腔是一条有许多潜在优势的手术通路,而其存在的问题是:因肠腔内环境的特殊性,即肠腔里细菌含量大,肠管不断蠕动,导致操作过程中,可能不断有肠液、粪便进入手术区域,使大量的细菌经肠壁开口处进入腹腔,继而引起严重的腹腔感染。这一情况使经肠道入路的NOTES手术裹足不前。 针对这一棘手的“拦路虎”,有着多年临床内镜下诊疗经验的刘教授,经反复研究和设计,终于自行研制出一种新型肠道术野保护气囊。这种气囊取材于医用高强度橡胶材料,在体外时气囊缩紧,其内部呈真空。在进行内镜治疗前,把套管式充气针连接在气囊上,用内镜活检钳夹住气囊头端线圈,将内镜连带气囊一同送入拟放置气囊位置(如横结肠近脾区部位)。之后向气囊内注入适量的空气,使气囊达到适当的直径。在气囊充气、位置固定后,即可开始施行内镜下相关诊疗术式。手术完毕,将气囊用异物钳破碎后随内镜一同取出即可。 动物实验结果证实,此气囊具有卓越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犹如在肠道和腹腔间筑起了一道“防火墙”。在此基础上,刘冰熔教授今年8月底已成功为一名结肠、直肠多发粘膜下肿物病人,施行了气囊保护下肠镜下固有肌层剥离肠壁全层切除术。这位63岁的患者,因下腹部不适入院,内镜检查见到其乙状结肠、直肠各见一大小约1.5×1.5厘米的粘膜下隆起。之后行CT扫描显示,此两处病变均大部分位于结肠壁外。这样的病变在国际上还没有消化内镜下切除的先例。在行肠镜根治前,刘教授先将保护气囊送至横结肠近脾区,逐步充气,使气囊直径达到4厘米左右,之后用大量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肠腔,再以低浓度碘伏继续冲洗消毒。接下来,刘教授采用肠镜下固有肌层剥离肠壁全层切除技术,完全切掉了两处病变。病变剥除后的肠壁上可见直径约2厘米的巨大缺口,通过缺口能清楚地看到腹腔内蠕动的肠管。随后,刘冰熔教授用止血夹严密夹闭住此缺口。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明显腹痛症状,亦无腹肌紧张、发热等腹腔感染征象。 实践结果证明,这一全新气囊克服了国际消化界面临的实际难题,不仅可用于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内镜下固有肌层剥离术等目前较多开展的技术,使得内镜下术野更为洁净,对于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等新兴的、需要肠道保持较长时间相对无菌状态的治疗方法也提供了更有力的保护“屏障”,为推动内镜下诊疗技术的进一步开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哈医大二院消化科范巧未 供稿
省委第十二巡视组向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反馈专项巡视情况
按照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8月29日,卫生厅
巡视公告
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卫生厅
关于变更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门户网站域名的通知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网站发展指引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