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营主体创新为佳木斯市现代农业发展提速

26.06.2014  11:57

  本网讯(冯亚杰) 黑龙江两大平原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给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带来了又一次重大机遇,先试先行给足了创新农业经营主体巨大的探索空间,摸着石头过河趟出“人动带地动,地动带人动”的良性循环模式,助推我市又一次走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沿。。

  过去,农户单打独斗的小规模经营,合作社组织缺乏后劲的小生产无力深挖农业的内在潜能。因此,以土地为纽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三大经营主体试验在我市应运而生,新模式、新思维、新举措勾勒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新模式参透改革的题中之义

  “村干部领衔、能人带动”模式让农民专业合作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白书记,你说咋干我们就跟着你咋干。”汤原县永发乡朝阳村二屯农民集体表态支持村支部书记白云鹏成立玉米专业合作社的想法。

  村民不了解合作社是干啥的,也不知道自己加入合作社后要做点啥,但是他们就认准一个理儿,白云鹏做的事都是为老百姓着想的事实,这次也错不了。

  村民的支持加速了合作社由想法很快变成现实。32户社员以“零保底”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并用外地学来的“二比空”技术种植2100亩玉米。

  虽是第一年尝试,但眼跟前的好处已显现出来。由社员选举出的10户种植能手,10个管理员,再加上整合社员的10台农机,有效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从土地中拔出身子的农民,有的外出劳务,有的在本村想增收的“道道”。在养殖大户王英的带领下朝阳村又成立了黄牛养殖合作社,朝阳村村民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

  42岁的佟智启是“跨界”社员,他带着63亩地加入了玉米种植合作社,又牵着10头牛加入了黄牛养殖合作社。土地和牛交由合作社经营,佟智启又找了份开车的活。“现在来看我能赚到三份钱,就算一个出了问题还有两个托底,收入肯定比往年强。”在村干部和能人的带动下,朝阳村“一社”变“俩社”,村民的收入也跟着节节攀高。

  在富锦市锦山镇建设村,农场主张玉正忙活着建设烘干塔,施工现场热火朝天,村民来来往往好生热情。如果时间倒退17年,那时村民还在嘲笑老张家的疯狂,一句“要想赔得靠,跟着张文豹种水稻”。17年后,老张家已经经营1.5万亩土地,种植业家庭农场早已名声在外。建设村村民也富了起来,跟着张玉干的水稻户都盖了新房子,用村民的话说没少借“老张家”的光。现在,苏宁集团有意与张玉合作建设有机水稻植基地。

  改革的鼓点紧凑密集,新探索接连不断涌出惊喜。

  工商资本注入模式在我市“”出新能量。汤原县引进的金铭恒源(北京)投资有限公司注入工商资本流转经营3.04万亩土地,创建了有机稻米产业园,并引入10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在产业园耕种。

  农业生产套用工业模式,农民“竞标”争当种田“蓝领”,这种新尝试对习惯于传统生产方式的农民倍感新鲜。“去年我种了3个高产优质的品种,效果非常好。同样种地的一样投入,现在来看收益是不一样的。公司回收的时候每斤给我涨5毛钱,我的360亩地长出的‘钱’已经兑现了。” 说到所得的实惠汤旺乡农民吕金龙笑得灿烂。

  工业化管理的很多“硬杠”让农民种地不再随心所欲,但统一管理、统一选种、统一技术等成型的科学方法,解开了农民春种时节愁资金、愁农资的困惑。今年,企业设定了发展目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打造有机水稻品牌,把产业园区做到外行有看头,企业有赚头,农民有甜头,专家有干头的“”字号新样本。

  工商资本“注入”农业,使生产要素得以优化,农业生产者观念得以更新,在富锦市、桦川县上述良效都已得到证实。

  富锦市锦程菌业有限公司将目光投向农业,成立锦城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低价将企业生产香菇菌棒卖给社员和农户,并以订单的形式敞开回收。今年,通过此种经营方式企业已经生产香菇菌棒500万棒,可满足500栋标准育秧大棚的香菇生产需求,带动20个水稻集中育秧基地大棚的综合利用,预计可实现促农增收1500万元。

  桦川县新峰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背靠”黑龙江新峰农业发展集团这棵大树发展生态农业,实现速度和效益双提升。集团分公司农资产品占全县60%的市场份额,成本的减少投射给社员的就是直接的效益。此外,集团旗下米业公司、种业公司打通了合作社产品销售的渠道,从种到收,从粗放生产到精深加工,合作社已经融入整个产业链条中。

  新思维破解改革的资金之困

  资金短缺是制约农业发展的最大难题。

  在我市决策者和农业生产者的面前,同样横着这样一道难解的题。

  一直以来,银行有钱不敢贷,农民想贷贷不到,政府部门干着急,农民、银行、政府部门多方发出的不同声音始终找不到相同的出口。

  今年不一样了。农民强烈的诉求催生了我市金融服务创新的枝干,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受灾农户贷款难的困局被撕开一道口子,大量资金流向农民干渴的期待。

  一切都是新的,没有前车之鉴。

  如何踢出这第一脚,市委、市政府慎之又慎,在探索中实现创新的主基调下大胆先行先试。

  很快,各地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尝试,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动产抵押、地经营权抵押的实际效果,让农民贷款难的这个“”被解开。

  回顾农村资源综合服务平台的形成,同江市农业局局长杨栋楠的眼泪不停在眼眶里打转。为了赶在春耕的节骨眼上让平台“”起来,保证受灾农民和种植大户能顺利种上地,工作人员加班加点用三天四夜录入农村资源基础信息数据。为了处理紧急情况杨栋楠在单位沙发上睡了两个月,父母住院都无暇照顾。他们在原经管站的基础上组建了同江市农村经济与资源管理中心,成立了农村资源综合服务平台,大量“沉睡”的农村资产被唤醒。

  “他项权利证”是同江市的破题亮点。从根上找出口,把农民的大型农机具、耕地、农村宅基地、烘干仓储等信息列入农村资源管理系统,按农民的贷款需求选择一项或多项到市级平台进行评估并出具“他项权利证”。该证具有统一性、权威性和惟一性,金融部门见“”如物,让农村资源担保抵押贷款更便捷、务实、顺畅。市乡村三级行政资源与银行、担保公司进村入户贷款,贷款流程中的一系列“减法”让农民少走了“冤枉道”。

  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和受灾农户也在金融雨露的滋润下伸展“枝桠”。

  农民自发组建的同江市红色江山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一路坎坷,资金束缚了“当家人”任燕的手脚,一些好项目因资金“短腿”而错失。她曾去过多家银行,然而三年贷款仍没有着落。

  今年,任燕笑了。她用合作社的大棚、办公设施抵押,通过农村资源综合服务平台成功贷款200万元。拿到钱时任燕再也忍不住激动的眼泪:“这笔贷款让我看到了希望,未来我打算发展社员,扩大经营土地规模,带领更多农民增收致富。”任燕的眼中透着坚定。

  一夜春风来,万树梨花开。目前,通过同江市级农村资源综合服务平台,金融部门实际发放贷款5.03亿元,实现土地流转面积42万亩。省委书记王宪魁称赞同江农村资源综合服务平台“小平台,办大事”。小平台打通了农户与金融部门之间的牢固壁垒,让农村经济管理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新举措深化改革的破冰之效

  市委书记王兆力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本质上是使生产方式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因此,破解这些难题既是“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市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迫切需要。

  改革萌动生机,处处欣欣向荣,政府在其中充当什么角色?市政府用实践告诉我们答案:服务者。

  政府不断转变职能,对农业生产由习惯性的行政命令变为以“”为本,为“”着想的服务。我市率先出台了《创新农业经营主体实施意见》,从内容、重点、政策、措施上指明方向。

  一时间,各县(市)区纷纷行动,通过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切实为农民提供全方位、低成本、便利、高效的生产经营服务,经营主体得到快速多元发展。今年,全市已建农民专业合作社780个、家庭农场175个、专业大户108个。

  各地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创新“自选动作”均成立了金融服务公司,与金融机构合作,为农民贷款搭建桥梁。目前,8家银行已发放涉农贷款近60亿元,预计全市今年涉农贷款总额在130亿元,土地经营权和土地预期收益权抵押贷款额可达20亿元。

  改革无坦途,创新靠勇气。目前,一些“新生”经营主体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引起关注,期待加以完善。比如合作社数量与质量不统一,管理和融资能力不够,合而不作“空壳社”的现象尚有存在等等。但一些“好势头”却令人振奋。很多合作社、企业都提出共同的发展愿望,成立联合社,把单个合作社“小舢板”变成“大舰队”,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实现效益最大化。此外,国内一些有实力的集团公司已经将目光投向我市农业,现代农业的美好前景可以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