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北林区今年瓜菜可实现产值18亿元

07.08.2014  11:46

  本网讯(柴金成) 从近日召开的2014“寒地黑土·绿色绥化”优质蔬菜产销对接会上获悉,今年,北林区瓜菜种植面积50万亩,其中棚室1万栋1.2万亩。瓜菜总产量可达到150万吨,预计实现产值18亿元,农村人均瓜菜收入可实现3000元。

  近年来,北林区把发展蔬菜生产确定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多元投入、发展新型经营主体等措施,大力发展棚室反季蔬菜、露地应季蔬菜和精品特菜种植,强力打造蔬菜产业经济带,有效推动了全区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全区种植瓜菜8大类、近百个品种。其中形成规模种植的品种有:辣椒5万亩、甘蓝4万亩、白菜4万亩、黄豆角(油豆角)3万亩、大葱4万亩、番茄2.5万亩、茄子2万亩、黄瓜1.5万亩、西甜瓜8万亩。

  规模化发展建基地。根据自然条件、资源配置和区域布局的不同,以规模化发展为重点,突出生产基地建设,打造并构建了“三围”的蔬菜发展格局。即以城市郊区乡镇为主,构建了围城的棚室设施蔬菜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2万亩;以沿绥兰、绥望、绥庆、老哈伊路为主,构建围路的露地蔬菜生产基地,面积达到30万亩;以水稻集中育秧区为主,构建了围棚的蔬菜综合利用基地,面积达到5000亩。在基地建设中,突出规模化连片种植,小方在100亩以上,大方1000亩以上。

  专业化种植创品牌。按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北林区把具有特色的骨干品种,实行专业化种植,重点培养专业化村屯,打造优势品牌。目前,全区形成瓜菜生产专业化乡镇5个,专业化村屯56个。如红旗满族乡“红旗田”牌西瓜,东富乡“绥新”牌马铃薯,东兴办新兴管区“新月”牌油豆角,永安满族镇厢黄三村“黑土地带”牌辣椒等一些特色品种都形成了专业化生产优势。

  无害化生产保安全。凭借寒地黑土的自然优势,在生产中,突出农家肥、生物有机肥的应用,减少化肥的使用数量,实行绿色、无公害生产。加强监管,对基地农户建档立卡,登记造册,建立可追溯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合作化经营闯市场。目前北林区成立瓜菜合作社103家,合作社已成为蔬菜生产经营的主体,合作社对产前的生产资料供给,产中的技术指导,尤其是产后的销售有保障,农民相信合作社,愿意加入合作社,农民种植的蔬菜也都通过合作社销往全国各地,促进了全区瓜菜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