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各地积极调整结构促增收
小杂粮畅行“绿色通道”
秋收时节,绥棱县双岔河镇富民村丰谷谷子种植专业合作社正抢收谷子、糜子等“小杂粮”作物。
“种小杂粮虽然费点事,但很挣钱,很多农民通过种小杂粮都‘掏上了’,特别是获得了国家级绿色食品有机认证证书这个‘通行证’,身价又涨了。”这个合作社理事长潘艳臣高兴地说。
据了解,这个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经过两年打拼,今年5月份拿到了国家级绿色食品有机认证证书。为了保证绿色有机农作物的质量,在铲地、除草等一系列田间管理中,合作社全部用人工方式进行,严格按照标准化种植。
潘艳臣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小米的产量是每垧地3000公斤左右,每公斤能卖到15元左右,这么算就是每垧地可以卖到4万多元,种1垧地谷子能抵种5垧地玉米。今年这个种植合作社种植面积增加到40垧地,而且拿到“绿色通行证”之后,今年合作社秋小米、大黄米等小杂粮每公斤至少可以卖到20元。
种杂粮,让农民腰包鼓了。“我在合作社里一天能挣100多元,这一个月下来能挣3000多元,而且守家在地,挺好的。”富民村村民尚昌荣喜滋滋地说。
据了解,这些加入合作社的村民除了流转土地有收入,还能在合作社里打工,能拿到“双份钱”。每年有40多名村民在丰谷谷子种植专业合作社务工,农忙时节人均增收3000余元。
“小麦+白菜”一地两收
肇东市黎明镇长富村,摸索出小麦复种白菜模式,让村民获得了可观收入。
据了解,黎明镇长富村农民以种植小麦等早熟品种提前占领市场,并且采用复种白菜等二熟制高效种植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和土地利用率,每年仅小麦、白菜两项,每亩增收就达到了4000余元。
长富村党总支部书记、长富村谷物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李俊龙介绍说,今年,该合作社春播时种植了700亩小麦,这些小麦在7月25日前已经全部收割完了。今年,小麦收成很好,亩产达到400公斤。他们的合作社将通过精深加工,把新收获的小麦制成特色原味面粉,这样销售收入将是原粮的5倍。麦收后,又利用麦地复种了60亩秋白菜。白菜于7月14日进行育苗,当月29日开始复种,白菜长势好,目前进入了销售季,此外,该合作社还复种了640亩荞麦。
在长富村,这种用较少的土地获得较大经济效益的复种模式越来越受到农民的欢迎。因为增加一茬农作物,每亩耕地都增加了可观的收益,既使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又提高了农民收入。
目前,这个村凭借品牌,延伸产品链条,走出一条发展特色产业、农民增收致富之路,形成了有机小米、有机小麦、有机杂粮、无公害食用玉米等特色农产品系列,特色种植业拉动户均增收1.5万元,增加集体收入300万元,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大城市,成为全村致富的“聚宝盆”。
“一猪两牛”迈出国门
年初以来,望奎县进一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按照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同步推进的原则,以生猪为主导产业,引领带动肉牛、肉鸡、鹅鸭等相关养殖业的发展,扩大对俄出口等销售渠道。目前,全县规模化生猪出口备案场已达到140家,年可出栏符合对俄出口标准的生猪15万头左右。
截至目前,全县生猪、肉牛及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193万头、12.5万头、1536.5万只,同比分别增长6.3%、7.5%和持平。
据了解,这个县抓住被列入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县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资金、政策和项目支持,推进畜牧产业园区建设。在积极巩固已有8个市级畜牧产业园区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增打造了海昌肉牛和永兴生猪两个养殖示范园区,达产后年出栏肉牛1000头、生猪1万头以上,预计10月末这两个新建园区可完成建设任务。目前,全县万头以上猪场达到8个、千头以上猪场达到103个,这个县畜牧产品正由内销为主向外销发展的战略转变,扩大生猪出口备案场数量,抓好基础母牛扩群增量等惠民项目的实施,将全县年出栏500头以上、具有工商营业执照的养猪大场大户全部纳入生猪出口备案场管理范围,加强标准化改造,扩大生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