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滨县北岗乡“三板斧”砍掉农民致贫“穷根

13.09.2016  13:36

  本网讯(庄苗 耿向文)“俺家今年种了10垧水稻,养了3000只稻田鸭,仅这两项每垧地就能挣14000多元钱,还是党的政策好啊!”面对记者的采访,绥滨县北岗乡永德村贫困户张元友特别高兴。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工作中,绥滨县北岗乡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拓工作思路,优化工作方法,创新脱贫模式,用“以农生金、以强带弱、以包促脱”这“三板大斧”砍掉了制约全乡2642户农民致贫的“穷根”。

  “以农生金”。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如何在有限的耕地上长出“金疙瘩”?今年初,北岗乡党委围绕“农业推动扶贫”的工作思路,在优化壮大原有种养经济模式的基础上,通过聘请专家、实地考察、市场调研等方式,创新引进一大批特色种植、养殖项目,使特色项目在全乡“遍地开花”。永利村贫困户秦来军在乡政府的扶持下打造寒地水果基地,在致富的同时,还带动周边村民开展特色种植,并吸引当地3名贫困人口就业,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实现了土地效益最大化。据统计,全乡共种植美国大榛子180亩、寒地水果240亩、中草药55亩、杂粮3000亩、烤烟700亩、竹柳15亩;肉牛存栏1461头、山绵羊存栏6971只、猪存栏1.13万头、养鹅4.8万只;新发展稻田养鸭3万多只、养蛙10万亩、稻田养鱼1万多亩、投放鱼苗70多万尾。这些种养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带来“源头活水”。

  “以强带弱”。在鼓励广大党员和农户先致富、后带富的同时,北岗乡充分发挥党委、政府服务引导作用,帮助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整合劳力资源、分析市场行情、寻找致富项目,协调解决技术、信息、资金、销售等难题,重点扶持创办民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倾力构建基层“橄榄形”收入的分配格局,最终实现村民共同富裕。永德村宏旺肉羊合作社,实现前社后店,产销一体化,不断扩大产业规模,使山羊、绵羊饲养量达到5000多只,积极吸收农民入社,带动全村农户新发展养羊1000多只,带动村民抱团致富。截至目前,北岗乡共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85家,发展家庭农场40户,做大做强农村电商15家,共吸引带动1500余名贫困人口实现增收。

  “以包促脱”。脱贫攻坚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北岗乡党委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优势,时刻起到润滑剂的作用,促进“市领导+市帮扶单位+县领导+县直部门+县下派党员干部+乡党委+乡机关干部+村干部+农村无职党员” “九级包保机制”的顺畅运行。重点从“扶志、扶智、扶治、扶自”四个方面精准发力,帮助贫困户稳步脱贫。县农业开发办与永利村结成了帮扶对子,通过调研摸底、逐户排查,为贫困户共投放鸭雏4500只。同时,不断加大养殖技术指导,真正做到“扶上马,送一程”。据了解,县级14个部门和242名党员干部,全部深入到村、到户进行对接,帮扶单位和包保党员共帮助贫困户谋划致富思路121条,寻求增收项目32个,协调生产资金600多万元,投放生产资金12万元,解决贫困户实际问题45件(次),在精准脱贫工作中下硬功夫、包出了实效。

  在“三板大斧”的作用下,目前,全乡2642户贫困农民相继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预计,全乡贫困农民将在上级要求的期限内全部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