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环境建设无止境经济发展写新篇

18.12.2016  09:10

  李雅文 黑龙江日报记者杜怀宇

  国林木业城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留彬即将离开他工作了三年的绥芬河,在他离开的当天,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绥芬河市荣誉市民”称号。

  回顾国林木业城从落地绥芬河到成长壮大的全过程,李留彬说:“2014年来到绥芬河时,那里还是一片空地,在绥芬河市委市政府的帮助和协调下,木业城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

  引入一家企业形成一个园区

  当年,在国林木业城建设过程中,为了项目尽快落地,绥芬河市政府投入3亿元在边境经济合作区完成4平方公里“六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地投产后,政府为企业争取了多项资金支持,有的延续至今,仅外贸发展扶持资金一项今年就兑现了500万元。

  国林木业城落地绥芬河,除了创造“国林速度”外,还形成了“国林模式”。绥芬河为其提供的是一个标准化的工业园区服务:标准化厂房、木材原料供应、木材烘干服务、小额贷款支持等,“境内外联动、上下游衔接、产供销一体”的格局,吸引来一大批外地企业入驻。目前,国林木业城共有50家企业入驻。今年截至10月末,国林木业城自身营业收入(不包括入驻企业)实现34亿元。

  贝加尔公司是入驻国林木业城的三家俄罗斯企业之一,每月进口200多个车皮的木材。说起入驻原因,俄方代表卡佳说,一是看好了这里完善的基础设施;二是看好这里的服务。

  引进一家企业,建成一个园区,反过来又吸引来众多企业入驻,“国林模式”事半功倍。

  打造政策洼地引来资本“大鳄”

  上了一期项目,接着就有上二三四期的打算,在绥芬河,像中林集团这样看好这块发展热土,前来投资兴业的企业还有很多。

  全国500强企业侨兴集团,与绥芬河宝国公司合作,在俄罗斯波格拉尼奇内建成境外农业园区,同时对应在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内建设了现代农业项目,是个“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与“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相融合的项目。今年,侨兴在俄罗斯种植的大豆、玉米取得了大丰收,将运回绥芬河综合保税区进行深加工。侨兴项目负责人杜华林说,这个项目能落户绥芬河,得益于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政府各部门以最快的速度办理各项手续,创造了项目50天落地的纪录。

  从大连入驻绥芬河的佳洋经贸实力雄厚,总经理魏淑红说:“来绥芬河是因为这个地方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原来,我们企业从采购原木到生产成品,正常需要三个月时间。而在绥芬河,短短一周内就能够生产出成品,资金周转周期大大缩短。”

  中鼎牧业来了,他们投资10亿元建设中俄农牧业产业示范园区项目;中信集团来了,他们与绥芬河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境外农业、林业、物流、文化旅游领域合作和推动中俄互市贸易做大做强等五大方面达成合作共识。

  大企业大项目的接踵而至,让绥芬河的投资洼地效应更加凸显。

  补短板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10月31日,绥芬河发布《关于推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若干意见(试行)》,对优化政务服务、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加强监督执行等做出明确规定。

  “亲”商,体现在对口岸功能的完善上。近年来,绥芬河投入巨资对铁路口岸和公路口岸进行扩能改造,绥芬河即将跨入公铁高速和空港一体化的时代。

  “亲”商,体现在不断推出的优惠政策上。随着绥东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获批,绥芬河的特殊功能区增加到4个,包括有保税缓税免税功能的综合保税区,边民可享受8000元免税政策的互市贸易区,享受对外开放政策的边境经济合作区。与此相配套的优惠政策,还包括俄公民入境免签、卢布现钞使用试点城市、内贸货物跨境运输指定口岸、进境食用水生动物进口指定口岸、境外旅客离境退税口岸等。这些优惠政策的集聚,对企业尤其是非公企业,极具吸引力。

  “亲”商,体现在绥芬河市对服务企业的高标准上。“要打造向国际化标杆看齐、与国际化标准接轨的营商服务环境,补足发展环境短板”,这关键一句,写进了绥芬河市党代会的报告中,成为绥芬河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之一。

  “亲”商,还要“清”政。绥芬河市今年专门组建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办公室,专司环境建设工作。先后下发了《绥芬河市破坏发展环境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绥芬河市发展环境整治投诉受理工作制度》、《绥芬河市政商关系行为守则》等规章制度。

  绥芬河市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企业代表,通过划票方式评价工作成绩,评价领导干部和相关部门为群众服务、为企业服务的优劣。

  绥芬河市委书记李大义说,发展没有止境,优化环境建设也没有止境。我们的任务就是在优化发展环境这张蓝图上努力补足短板,让绥芬河越来越富,越来越好。

  (据黑龙江日报)

编辑:孙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