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从头越 继往开来谱新篇——哈工大(威海)建校30周年巡礼

16.06.2015  11:23

          哈工大报讯(张玉芹 隗海燕 孙露 张昃畅/文)30年前,哈尔滨工业大学以高度的战略眼光,选择了山东半岛美丽富饶的滨海小城———威海,开启了我国高等教育史上名校跨省异地办学的先河。
  30年来,在哈工大党政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哈工大(威海)从当年的一片荒滩发展到如今占地155公顷的美丽校园,从首届205名专科委培生发展11000余名全日制在校本、硕、博研究生,从最初的2个专业发展到到今天以工为主的5个学科门类37个专业……2010年,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威海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威海校区发展迈上了快车道:生源质量不断提升,科研经费连续3年过亿,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目前,威海校区设有10个院系和2个教学部,单独设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2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共享校本部18个博士点,拥有8个山东省重点学科,6个专业为山东省特色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和海洋科学是哈工大“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初步形成了与校本部交叉互补的学科体系。

          30年坚持一个标准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在哈工大 (威海)30年的建设发展中,无数哈工大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坚守着这一生命线。30年来,校园里的建筑和环境变了,讲台上下的面孔也变了,唯一不变的,是哈工大人对教学质量的执着与坚守,“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传统和理念已深入哈工大威海人的血脉中。

   ——同根同源 一脉相承

          1988年9月,刚刚建起第一栋教学楼的威海分校迎来了第一批学生——来自威海市三市一区的205名委培专科生。尽管当时条件艰苦,学生们的基础水平也不高,但老师们却坚持:我们是哈工大的分校,学校的条件可以差,但教学要求和质量不能降。
  霍彬茹、顾云飞、成美芳等一批在哈工大学习、工作多年的老师严格按照哈工大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规范,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从课堂教学、实验、实习、考试、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到论文答辩,他们都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来执行,毫不含糊。当时学校只有机械、电气自动化和基础课3个教研室,每个教研室都延续了哈工大集体备课的传统。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们手把手地教青年教师备课、写教案、批改作业、阅卷,帮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站稳讲台。老教师们认真、敬业、严谨、踏实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年轻人。如今已经是专业骨干教师的曹菁、林洪进等教师对当年的那段岁月至今记忆犹新:“当时A楼收发室旁边的小屋子是基础课教研室的办公室。每到晚上,我们这些年轻人都会聚集在那里,跟霍老师和其他老教师们一起备课,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分享教学心得,几乎天天如此。”
  上世纪50年代,“铁将军”俞大光教授的故事就在哈工大校园里广为流传;后来的不同年代,都会有许多“名捕”的故事在同学们之间传颂。在威海校区,也有几位让同学们又怕又敬的“名捕”,机械专业的高连炳老师就是其中一位。有一次一名同学考试没有及格,去找高老师求情,高老师拒绝放他过关,却利用暑假期间为他补习课程内容,帮他补考顺利通过。1994年招收本科生之前的几届学生大都是两年制专科生,学制短,学生基础差。那时曾有人问考试时能不能降低一下要求,可老师们表示,考试要求不能降,基础差,我们可以课余时间给大家补课。如今,最早入学的几届学生已成为威海及周边地区各行业的骨干力量。
  后来的20多年里,学校招生层次逐渐提高,规模也越来越大,从专科到重点本科,从几百人、几千人到上万人,当年的教研室也不断扩展成了不同的院系和专业,许多老师退休了,更多的新鲜血液不断加入进来。只是无论怎么发展,威海校区的第一代哈工大人从哈尔滨带来的传统与精神没有变。坚持老教师传帮带,坚持青年教师过“三关”,坚持严格而规范的教学程序、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教学质量,正是这些坚持,支撑了哈工大威海校区从当初艰苦的条件下一路走来,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是哈工大多年来办学理念的传承和哈工大文化的精魂。校训的传统内涵,从教师的角度讲要过‘三关’,即教学关、科研关、水平关;从教学管理上要抓好5个文件5个环节,也就是学籍管理、培养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等5个文件和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辅导答疑、考试考查、毕业实习设计等5个环节。”哈工大原副校长刘家琦教授的这段话是对哈工大校训内涵的精准阐述,也是教学工作始终坚持的工作准则。
  1995年10月24日,为支持山东省汽车产业发展,原国家教委批准了关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搬迁威海改扩建的决定。1996年12月9日,汽车工程学院从哈尔滨整建制搬迁至威海,在威海分校正式挂牌。随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一大批来自校本部和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教师也来到威海,为校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无论新老师来自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入职后的首要任务都是先过教学关。
  2011年10月,学校发布《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准入条例》,对青年教师导师制、试讲、准入与认证、预警与退出、培训提高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多年来,这一制度在各院系得到严格执行,在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下,新引进的青年博士很快就掌握了必要的教学方法,顺利通过教学关的考验。一年一度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成为检验教学成果、展示青年教师风采的最好舞台,九年来,先后有数百名人登上院系选拔的讲台,有100多名青年教师在学校的总决赛上脱颖而出,成为备受同学们喜爱的好老师。从“精彩一课”到“精彩每一课”,广大教师都在为这个目标不懈努力。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教学工作的首要保障,校区现有一支以国家级教学名师王焕定教授为代表,由7位省级教学名师、14位哈工大教学带头人及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为支撑的师资队伍。只有500余人的专职教师队伍,却承担了校区万名学生的课程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所有环节的工作。生师比大,教学任务繁重,但每次安排教学任务,都没有老师拒绝和推脱,每一位老师都认认真真地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
  被学校追授为“师德模范”的数学系教授王克,生前不但主动承担系里最难的课程,还主动为本科生讲专业课,为研究生开讨论班;数学系老教师、哈工大教学带头人孙振绮教授多年坚持为本科生上课,认真敬业,一丝不苟的态度在学生中传为佳话;还有能把数学分析讲得让学生着迷的金承日、伊晓东、张宪君等老师,正是在这些老教师的带动下,数学系涌现出了吴开宁、李文学等一批在教学中广受学生欢迎的青年教师。
  像数学系这样的集体,威海校区还有很多。教务处处长丁效华是1993年硕士毕业后来校工作的,也曾经是基础课教研室集体备课传统的受益者之一,他不无感慨地说:“正是因为我们一直坚持‘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优良传统,也正是因为我们有这样一支兢兢业业,一心扑在教学上的教师队伍,我们的校区才能从艰苦的情况下发展到今天。”
  威海校区千方百计鼓励老师们积极开展教学研究,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鼓励老师们通过开展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带动全校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校区教学工作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成果,现拥有工科数学、大学英语、机械工程、大学体育系列课程4个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车辆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信息安全、电子封装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6个山东省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工科数学分析、机械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工学、大学英语、大学体育、数据结构、电工电子电路技术基础课程及实践培训系统化建设联合课程、自动化技术系列课程、西方经济学、工科数学系列课程等11门山东省精品课程。此外,还有多项教学研究项目在省教育厅立项,多名教师的教学成果在哈工大和黑龙江省、山东省获奖。

   ——艰苦创业 全力保障

          老一辈哈工大人不仅把“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带到了威海,也带来了哈工大人艰苦创业、踏实肯干的精神。
  威海校区建设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饱含着一代代哈工大人的心血与汗水。1988年,第一级学生入校时,校园里只有一座教学楼A楼、综合楼D楼,后来的30年间,分校通过多方筹集、克服重重困难,建起了B楼、C楼、G楼、主楼、M楼、N楼等教学、办公楼,建起了体育场、学生餐厅和11栋学生公寓。前不久,大学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再过几个月,设施齐全、功能先进的大学生活动中心又将顺利竣工;就在几天前,校区师生盼了30年的图书馆建设项目获批,作为校区首次获得批复的国拨资金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为建校30周年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
  哈工大历来以“工程师的摇篮”著称,作为哈工大一校三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威海校区承担着为国家和地方培养高质量、创新性工程技术高级专业人才和工程领军人物的重要使命。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课堂上扎实的专业知识,更离不开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实验、实习环节。
  威海校区创建30年间,无论经费多么紧张,校区都会首先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每年都会尽可能多地拿出经费,进行实验室建设。目前校区共有本科教学用实验室143个,其中公共基础实验室28个、专业基础实验室41个、专业实验室69个,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10余个。近年来,校区投资400万元建设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先后投入350万将计算机公共基础实验室和计算机实验室整合建成公共计算服务中心,目前,大学生物理实验中心和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已完成前期论证,即将开始建设。
  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这些工科学生培养特有的实习环节也是威海校区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尽管实习需要大量经费,需要格外配备指导教师,但从第一届学生开始,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学校都争取资金,保证同学们走出校门,走进企业,使他们的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践有效结合。
  当年,威海市没有实习条件,88级机械专业的同学们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去校本部、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和沈阳机床厂等参观学习、实习实践;企业管理专业的同学们也在老师的积极争取下,走进威海地区的相关企业实习。如今,汽车工程学院还延续着全体大四学生去一汽集团实习两周的传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也安排大三学生在春季学期前往洛阳第一拖拉机厂、湖北十堰东风汽车、上海日月光集团等企业开展生产实习,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船舶专业的同学则分别在大三开学初和春季学期,选择山东半岛的黄海船厂、京鲁船厂、中航威海船厂、青岛北海船舶重工集团等船舶企业开展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
  30年来,威海校区牢牢抓住本科教学质量这条生命线,以班风、学风建设为载体,重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基本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大学生英语四级一次通过率、考研录取比例连续多年均取得优异成绩,并在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中屡获佳绩。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多年来保持在90%以上。
  面向未来,教学工作依然是校区各项工作的中心与重心,依然任重道远。哈工大党委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威海校区发展建设的若干规定》中明确指出,威海校区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人才培养作为校区发展的第一要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和研究生教育的强校地位,将优势资源投入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来。”面对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威海校区义不容辞,也会一如既往。

          30年追求一个梦想

          从建校初期第一笔5000元科研经费,到近年来多个单项过千万元的研究项目;
          从为乳山制锁厂、文登电力厂提供技术支持,到与行业龙头企业联合攻克关键技术;
          从1994年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到近年来以青年博士为主体的申报人每年30多项的国家级基金项目……
          30年来,哈工大(威海)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随着学校的发展不断上水平、上层次。科研到账经费连续3年过亿,冯吉才和任秀莲教授接连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批省级和国家级科研平台相继落户,一大批科技成果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特色兴校、科研强校的梦想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调整布局 船海特色日渐鲜明

          2014年11月22日,来自哈工大一校三区的专家在威海汇聚一堂,深入了解船舶与海洋工程和海洋科学两个“985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进度,为推动两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指方向提建议。“要在认真分析国家重大需求、省市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做好学科建设顶层设计,在别人不想干、干不了的地方寻找方向,凝练自己的特色。”“要学习哈工大服务航天的模式,打通学科壁垒,集全校之力建设船海学科。”
  早在2012年第五次党代会上,哈工大(威海)就根据哈工大的总体布局和国家及区域发展需要,确定了 “面向海洋、特色发展”的发展道路。近年来,校区紧密结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需要,调整学科布局,以海洋为背景汇聚队伍、凝炼方向,构建高水平的特色学科体系。
  按照“发展特色学科、巩固传统学科、扶持新兴学科”的思路,以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科学两个一级学科“985工程”建设为牵引,大力发展船舶、海洋、汽车、信息、材料等国家和地方亟需学科,不断培育和拓展新的学科增长点,形成了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重点打造船舶与海洋学科群、机电学科群、信息与计算机学科群、材料与化工学科群、海洋经济与管理学科群。“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和“海洋化学”成功入选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科学2个一级学科被哈工大确定为“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近年来,承担水下焊接、锚定式双导管潮流能发电技术、石墨烯技术等关系国防和民用领域的多项科技攻关任务,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民航运输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国家海工专项申报获得重要突破。数学、计算机科学、化学和环境工程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哈工大相应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的研究机构行列提供了重要支撑。
  随着201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海洋局共建哈尔滨工业大学协议的签署,哈工大(威海)船海学科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的重点支持,前景光明,后续动力强劲。

   ——面向需求 平台支撑日益增强

          秉承哈工大的优良传统,哈工大(威海)的科研工作一直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建设需要,大力加强科研平台建设。
  2011年获批建设的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以校本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为支撑,联合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等,以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威海船厂等特种焊接技术终端用户作为技术研发试验基地。近3年实验室结合山东传统工业技术革新需求和新兴涉海产业装备技术需求,开展了水下焊接及切割技术、微连接、特种焊接材料、高效焊接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研究成果中的重大突破获得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在平台建设上,由山东省、威海市和哈工大联合建设的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建设已初具规模,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蓝色经济区国家级规划建设平台。2012年我校海洋船舶防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船舶设计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列入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计划。2013年,国家级科研平台——海洋工程材料及深加工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正式落户。现代数字化医疗装备实验室入选山东省“十二五”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工程重点实验室,以此为基础组建的山东省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研究院正呼之欲出。
          2014年11月7日,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与哈工大(威海)签署共建国家浅海海上综合试验场合作框架协议。位于威海褚岛北部海域的综合试验场,集科学观测、技术装备试验、方法研究和标准建立等多功能于一身,将成为我国海洋仪器设备研发、海洋科学研究、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及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的重要试验平台,建成后对于哈工大(威海)船舶、海洋、机械、信息电子、新材料等多学科的整合和协同作战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

          ——校企合作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2015年5月16日,由市中小企业局和哈工大(威海)联合举办的全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论坛暨合作项目对接会成功召开。论坛上,中小微企业提出了100多项技术需求,学校提供了170多项技术成果并与威海怡和专用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威海宝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威海新北洋正棋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现场签署了合作项目。校企合作、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中小微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
          近5年来,哈工大(威海)与威海市各类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337项,合同金额1.27亿元。先后与威高集团、三角集团、新北洋集团、中广核集团等著名企业建立了联合研发中心,在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展自主创新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校区与威高集团长期开展深度合作,为企业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2007年双方联合成立“医疗装备联合研发中心”,成功研制了多种医疗装备,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在2014年生产约1000台,为企业新增产值2亿多元。2007年6月,双方还共建电子工程联合实验室,成功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的多种新体制航天电子设备,并在企业定型批量生产,开创了军民融合新模式。
          任秀莲教授团队与亚洲最大的乳酸生产商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多年,攻克了乳酸分离纯化关键技术,使乳酸提纯的纯度和品质都达到了世界同类产品的最高水平,同时生产成本大大低于国际同类产品,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外对L-乳酸生产的技术垄断,实现了国内L-乳酸的产业化。此项成果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成为哈工大(威海)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级奖项。
          2011年威海校区与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哈工大·新北洋联合工程实验室”,已形成10余人的专职研究团队,并以自己培养的学生为主体培育成立了正棋机器人有限公司。目前,在该平台下开发的自动装配机器人已投入新北洋生产线运行,为企业解决了劳动力短缺、生产效率低下等难题,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双方合作开发了多个系列的标准工业机器人,形成了完整的产品线,在机械制造、电子、半导体、食品、医疗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产品遍布中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及地区,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整合资源 引领创新发展模式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下,为了响应中央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号召和更好地推动哈工大与地方的产学研合作,激发广大教师与学生及各种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哈工大(威海)正在规划建设“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HIT-WHIP)”。
          在哈工大副校长、哈工大(威海)校长徐晓飞的设想中,创新创业园将立足威海校区,凝聚哈工大校内外优势资源,面向国家需求与地方经济,目标是建成哈工大驱动的“威海硅谷”,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乐园、高新技术研发的基地、校企合作的平台、校地合作的典范、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的基地、国际技术交流的平台。
          按照规划,创新创业园涵盖工业技术研究院、创新创业基地、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基金以及创新创业服务中心4个部分,4部分既独立成体系又相互接力融合。由各专业技术研究院作为支撑主体的工业技术研究院就像一个蟠桃园,不断地长桃树,结桃子;由小微企业孵化基地与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创客空间平台、大学生创业商学院等组成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就是具有高度创业活力的“创业苗圃”;由政产学研金共同投入组成的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基金及其专项子基金为创新创业园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创投金融支撑。同时园区内还将汇聚各种创业服务资源,为创新企业的策划、孵化、成长、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像一个保育园,不停地照顾小微企业成长。
          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座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园中园”将在哈工大(威海)美丽的校园里拔地而起,一个个科研团队、一个个创新小组、一位位知名专家学者将进驻园区,一项项研究成果将从这里走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哈工大(威海)制造”将成为万千学子的共同标志。 

          30年同唱一首歌

          哈尔滨工业大学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培养学生以重基础、强实践、重能力、严过程而著称。1985年到威海办学的哈工大(威海)也秉承着这一传统,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成就创业梦想。近五年来,学生在“挑战杯”系列赛事、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电子设计竞赛、结构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大赛、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ACM程序设计大赛、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大赛等各项竞赛中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041项,其中国家级奖励550项,国际级奖励119项;获得国家专利多项;发表核心以上学术论文20余篇。
          30年来, 3万余名学子手捧荣誉、豪情满怀从这里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各地,30年来,这曲创新创业的青春之歌一直在校区传唱……

          ——创新点燃激情

          1988年到1993年,威海校区学生培养以专科为主,尽管学时短但培养质量不降。在教学中突出了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压缩基础课学时,强化实践环节,在教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深入工厂车间,开拓了视野。毕业后,很快就成为技术骨干,参与技术创新。
          2004年,教育部倡导的四大学科竞赛之一的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首届比赛在黄山举行。0201101班张连清同学带着他的作品“汽车同步照明灯”代表威海校区首次参赛,获得华东区预赛一等奖,并作为山东省唯一参赛作品获全国总决赛三等奖。在这项全国性赛事中,威海校区学生一开始就站上了全国最高领奖台。
          原来我们可以如此优秀!自信心的增强,带动了整个校园的创新氛围。很快,由十几名同班同学组成的机械创新小组发展成全校学生参与的机械创新设计中心。“走,创新设计室去”一时成为热衷创新的大学生下课后说的第一句话。而创新活动发起班级0201101也因科技创新成果突出而被评为全国先进班集体,成为首个获此殊荣的班级。
          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也是迄今为止威海校区唯一一个获此称号的班级0702101班同样也是得益于科技创新。他们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成立小组,参与各级电子设计比赛,用创新助力超越平凡,用自信点亮璀璨星空,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也走向了更高的人生舞台。
          2012年5月4日,备受广大师生关注的哈工大(威海)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正式揭牌成立,荣获“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省一等奖的“718电磁团队”成为首批进驻基地的创新团队之一。负责人姚统说:“学校为我们实现自己的创新梦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浓厚的校园科技创新文化氛围中,去报告厅听学术讲座、到创新基地参加团队训练、和团队成员一起参加创新竞赛,这些都已成为一种习惯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3年来,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团队已陆续进驻基地,同学们在课外创新活动中实现创新之梦,用汗水与努力成就美好未来。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山东省比赛中,赵鑫等7位同学的作品“智能交互LED灯”,使用LED灯实现人机交互,通过远程遥控、声音感知来控制灯泡变换色彩,结合色彩心理学分析,营造出适当的环境氛围,在人机交互时代赋予灯泡照明以外的丰富含义。该作品获得特等奖,并将在下半年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决赛。3年来,威海校区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取得了3项全国二等奖、3项全国三等奖、1项全国累进创新铜奖。
          成绩的取得和我校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从2007年起,学校每年开展校、院两级学生科技创新立项活动,资助和鼓励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仅去年一年,就投入近百万元用于学生科技创新,聘任140余名教师担任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立项400余项,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立项20余项,参与学生2000余人次,培育“挑战杯”、“HRT车队”等重点创新创业团队近80个。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以“项目—团队—训练”为主体的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平台已初步建成,以普及、参与、提高为主线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正逐步建立,刻苦钻研、勇于拼搏、敢于创新的良好风气正在全校范围内逐渐形成。

          ——创业成就梦想

          “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是2014年起团中央重点打造的一项全新赛事,在原有“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基础上,对赛事内容进行了拓展和丰富。在今年的山东省省赛中,范韶伟、樊士冉带领的两支团队分别获得山东省银奖,另有6支团队获得山东省铜奖。
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的不多,成功的更少,但大学生创业意识必须要有,创业能力必须提高。为此,校区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创业教师队伍,开展了较大范围的创业教育。
          2011年5月,学工处组织各学院23名骨干学生工作者接受了国家劳工组织KAB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的培训。2011年11月,又有3名老师在济南接受了SYB创业培训。2014年3月,有15名老师参加了威海创业大学领航创业实训室的培训。
          2012年开始,学生工作处全面统筹安排,以院系为单位,以自愿报名为原则、以团体辅导为活动模式,合理安排课程,全面开展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培训因其授课方式多样化以及商业游戏等存在授课人数的特殊要求,为保证授课质量、培训效果,学工处严格限制班级人数,每班人数控制在30~40人之间。据统计,2001年培训在校学生700余名,2012年培训在校学生1300余名,2013年培训在校学生510名,2014年培训在校学生1240名,累计培训近2800名学生。创业培训工作已经成为威海校区就业工作中的一个亮点。2014年3月,威海成立创业大学,威海校区成了创业大学的就业创业指导站。
          今年4月16日,经济管理学院校友李忠意被聘为创业导师。作为“商业领军人”工程的一部分,创业导师将每年定期回母校为同学们做有关创业及就业的指导,对在校大学生的优秀创业项目给予风险投资,每年至少接收一名同学到公司实习,担任总经理助手。据了解,经济管理学院毕业生每年都有至少1%的同学选择创业,工作几年后再创业的更多,有的校友事业发展已进入了成熟稳定期。校友担任创业导师对在校学生的引领作用非常明显。近年来,威海卡尔超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盛同飞等多位优秀企业家担任创业社创业导师,北京市华普亿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威海创业大学校长付鹏等多位资深创业专家都曾来校作报告,为同学们讲解创业之道,创业之术。
          为了用好用足地方优惠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条件支撑,学校还大力宣传威海市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包括创业资金扶持、融资扶持、小额担保贷款、免费创业实训、租赁住房优惠等。2014年1月,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正式成立,全面负责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组织管理,为全校师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近日,在威海市人社局和学校的支持下,“涌潮大学生青春创业社”正式成立,为我校各创业团队提供场地、资金、技术等支持,现已入驻创业团队近10支。其中,“红领巾”校园物流作为威海校区优秀创业团队,受到多家媒体的关注。公司目前拥有员工近3000人,有10家固定的合作商家,每天送餐量约有3000份,最多能达6000份。他们积极对外拓展业务,将在长春、哈尔滨、成都、西安、南京、杭州、郑州、武汉等城市的100多所高校推行校园快递业务。
          由威海校区学生作为主要发起人的火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完全由学生创立的企业。他们以哈工大手绘系列明信片起家,得到众多校友的支持,2014年10月与浩泽环保集团合作,成为其在威海地区唯一代理商。公司与创业家商学院合作,开发了创业加油站APP,并已入围天津泰达创业大赛决赛。手绘小组得到杭州投资人青睐,即将注册手绘公司。公司下设的火柴人社团作为公司在高校的代言人,目前已进驻全国17所高校。
          大学生的创业梦想,正在学校、政府、校友等各方的帮助下成为现实。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向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更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基于项目的学习、科技创新竞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创客空间、创业商学院……在学校新一轮的改革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创新培养计划和平台将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支撑,必将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实现“中国梦”、“哈工大威海梦”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创新创业梦。


1988年投入使用的第一座教学楼


2008年竣工的研究院大楼


1990年7月7日学生课外复习


2005年6月学生在主楼前广场读书


1990年7月10首届专科生毕业典礼


2014届毕业生毕业典礼


1998年学生在简易运动场进行足球比赛


2005年6月学生在体育场里踢足球


1988年建成的第一栋学生公寓


第11学生公寓


主楼广场原貌


校园全貌

编辑:张东杰 来源: 哈工大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