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将继续推进区域医疗联合体工作 年底前将达百个

19.01.2015  13:09

  会议现场。方圆摄

  人民网哈尔滨1月19日电(方圆)1月18日,黑龙江省深化卫生计生体制改革暨2015年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在哈尔滨举行。记者从会议上获悉,今年,黑龙江省将全面推开区域医疗联合体模式,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城区内由二、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设联合体,农村由县级公立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组建联合体,城乡间由城市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组建联合体,实现管理支持、技术支援、人才培养、双向转诊、信息共享等多层面联合,以医疗资源合理流动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就医。年底前,全省组建医联体要达到100个左右。

  据了解,今年黑龙江省新农合筹资水平将提高到人均470元,其中各级政府补助达到380元,个人缴费90元。同时继续深入推进支付方式改革,以单病种最高限价为基础,重点推进县级医疗机构支付方式改革的全面铺开。做好特殊病种政策调整,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友病等不需住院治疗的疾病,落实门诊购药补偿办法,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商业保险,推进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农合经办服务。完善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切实发挥托底救急作用。发挥新农合对就医行为的引导功能,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促进医疗资源下沉,严格控制越级诊疗,对心肌炎等50种常见病限定在县(市、区)级医院治疗,对高血压等30种常见病限定在乡镇卫生院治疗。针对限制病种,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入院诊断符合率不低于95%,一级医疗卫生机构不低于85%。

  同时,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将提高到40元,其中新增部分继续向基层和村医倾斜。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达到75%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40%以上。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稳定在99%以上,为12万农村妇女提供住院分娩补助;完成17万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和4.4万名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为13万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继续推进儿童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为3万名儿童提供营养包,为2.4万名新生儿免费提供疾病筛查。实现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全覆盖,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城乡全覆盖。加强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网络建设,持续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大力促进自然分娩,剖宫产率同比再降5个百分点。

  今年黑龙江省还将实施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程,扶持第一批宾县等13家县级医院能力建设。落实乡镇卫生院人才补充计划,今年为乡镇卫生院新招聘医学大学生不少于1000人。推进医养结合试点,鼓励具有一定规模、床位使用率偏低的医疗机构转型为养老机构。继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以提升群众就医体验为核心,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对65岁以上老年人、残疾军人挂号、诊疗、住院实行“三优先”,流浪乞讨人员医疗救治定点扩展到全部二级以上医院。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定期公布三甲医院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探索逐步取消门诊静脉输液。取消医师多点执业的医疗机构级别限制,由原来的三级综合医院向全部医疗机构放开。实施省级预约挂号平台升级工程,推出“掌上医院”服务。

  另外,作为“健康龙江行动”六年规划的第二年,今年该省还将继续大力推进该项活动,并分别开展“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健康行为促进行动”、“科学饮食推广行动”、“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和“健康服务能力提升行动”。

编辑:刘晓萌